
周德潤 台北市中正區愛國里里長
廢地綠化打造宜居社區 關愛老人深受里民信賴
「里長就是要為里民發聲,里民需要什麼就去做!」周德潤說。擔任愛國里里長16年,從環境營造到照顧長輩,周德潤始終以里民福祉為第一,服務至今,他由衷感謝大家的幫忙與支持。
周德潤上任後,首要工作是推動社區綠化。里上有一處荒廢多年的國有土地,堆滿廢棄物,不僅有礙環境美觀,還經常有遊民聚集,形成治安死角,令住民不安。周德潤排除萬難,成功爭取改建為社區公園,將原本藏汙納垢的雜亂之地,搖身一變成為人人喜愛的綠地,社區環境更舒適宜人。
「可惜後來政府出售綠地的地上權興建住宅,目前一樓是月子中心。」周德潤十分感嘆,但為了讓里民有更多休閒空間,他積極另謀他法。他發現在原先的綠地旁有塊90多坪的畸零地,裡面有一棵80年的芒果樹,在周德潤的努力下,又把這裡建為社區公園,里民再度擁有一處休憩綠地。公園對面是里民活動中心,每逢節日舉辦行大型活動時,參與人數往往高達數百人,此時公園就是最佳的戶外會場。
公園加裝欄杆與單槓 鼓勵長輩多走動
周德潤在公園特別加裝一排不鏽鋼的扶手欄杆,因為平日有許多看護會推著長輩坐輪椅來這裡曬太陽,他為了鼓勵有行動力的長輩多走路而設置的。「長輩可以扶著欄杆慢慢走,血液循環才會好,也有助於腸胃蠕動。」周德潤說。
今年下半年,他還要在公園加裝單槓和運動型腳踏車,特別是單槓,連年長者也適用,他細心解說:以雙手握住單槓,膝蓋微彎,緩緩下蹲到身體能承受的程度,幫助長輩訓練手的握力、上臂和腿部肌力,同時也伸展頸椎以下、腰部以上的脊椎。
周德潤的父親高齡103歲,因此他對里上長輩也以同理心對待,會多投注一分體貼和關心。除了一般事務,他曾協助處理不少長輩後事,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百歲人瑞,本來兒孫都在身邊一起聊天,不久發現長者沒回應,才知他已西歸,但他們第一時間不是打給119,而是先找周德潤。由此可見里民對周德潤的信賴,也讓他備感欣慰,覺得付出再多都值得。(文 / 陳羿緻、攝影 / 楊濱連)
陳信棠 桃園市桃園區中泰里里長
推動TNR 提供免費施打狂犬疫苗與植晶片
設立桃園區樂齡學習中心 翻修老舊水溝 整頓荒廢空地
沿國際路的國泰造鎮計畫帶動人口大幅移入,桃園區中泰里為都市型態社區,共有1,900戶,里內有全桃園規模最大的中山國小、愛買百貨和瑞健藥廠。除茄苳溪邊中山路943巷路旁的透天厝,居民已定居4、50年以上,現今生活圈集中在新社區。
殯葬業出身的陳信棠,過去曾兼任市議員秘書工作,加上母親擔任中聖里里長,他常支援關懷據點活動,因此對服務民眾並不陌生。一次,有位中泰里的里民對他說,相較中聖里,中泰里發展大幅落後,希望陳信棠能參選中泰里里長,幫助里上發展,結果他真的當選,如今已做兩屆。
中泰、中原、中山、中平、中聖等五里,過去同為「大中山里」,如今分里後,各里長之間合作無間,在中山里境內的市民活動中心為五里共用,也是五里社區發展協會的據點。
陳信棠擔任協會理事長,負責提交計畫申請經費。因應人口老化,五中社區發展協會開課數量逐年增加,平日排滿了各式課程,如手作課、語言課等。後來協會活動辦出口碑,教育部還特別委託成立桃園區樂齡學習中心。相較關懷協會服務65歲以上族群,樂齡學習中心的服務對象最低年齡擴及至55歲。陳信棠悉心整合資源,今年加開更多課程,舉凡運動、美食、日語、畫畫等,供桃園區55歲以上民眾參加。
建設方面,陳信棠甫上任便著手翻修老舊水溝,提升流暢度並更換溝蓋,也一併改善早年施工所留下的問題。他一一汰換霖園公園內的老舊罐頭遊具,並逐步翻新地皮、步道、設置溜冰場,前後耗費5年時間完成。陳信棠表示:「桃園區有80多個里,區公所資源有限,所以申請經費必須有耐心,也要有技巧。」
鄰近鐵道的宏昌十三街,曾有一塊200公尺的狹長空地,屬國有財產地,先前因疏於管理,長年累積許多廢棄物,陰暗環境更引來吸毒犯躲藏,形成治安死角。陳信棠申請移除廢棄物,規劃空地設置機車停車格、體健設施與寵物公園。如今空間乾淨明亮,不再藏汙納垢。
中泰里隔壁的中聖里,率先實行流浪貓TNR多年,陳信棠也曾協助抓紮中平路與黃昏市場的流浪貓達100多隻、送養2、30隻,有效改善環境與居民生活品質,因此他上任後,也在中泰里推行,偶爾也會支援鄰近里的流浪動物救治。協會並設流浪貓據點,主要由中泰、中平、中聖3里持續推動TNR。
為聯繫里民情誼,陳信棠每年暑假會於霖園公園舉辦「星空電影院」與跳蚤市場,並結合動保處設攤位,提供民眾免費替寵物施打狂犬疫苗與植晶片。活動內容豐富多元,曾邀請交響樂團至現場表演,並有老師教導製作銅鑼燒與披薩,每年吸引許多鄰近里的里民共襄盛舉。(文 / 章碧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