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的精神力

超越的精神力

禪定的時候,如果還有妄念,可以透過調身或調心的方式來調整。以專注脈輪為例,原來只是專注在表面,可以在每次呼吸的時候,一次比一次更深入專注到脈輪裡面,同時感應看看,每次深入的感覺是什麼感受。或是用隨息的方式來轉移妄念,看看自己呼吸的氣是如何在體內走動,也可以慢慢把妄念淡忘。

Read more
修行要有「離相」的開悟

修行要有「離相」的開悟

自性就像是一條乾淨的毛巾,如果我們拿毛巾來擦髒手,毛巾就被污染了,如何讓它恢復原有的潔白?一定要經過洗滌的過程。自性也一樣,雖然本自清淨,本自具足,但被貪嗔癡慢疑污染以後,必須透過修行,才能使之回復清淨,而最簡單、最快速的方法,就是「離相」。

Read more
禪的七大特性 — 大圓滿性

禪的七大特性 — 大圓滿性

所謂大圓滿,不是只有我好,而是大家都好,都一起圓滿這就是禪的大圓滿性。宇宙中有人類,也有其他生物,它們當然也有屬於自己的生存空間,大家都是禪的一份子,都要活得很美好,而不該受到干擾。

Read more
悲智願行 自證佛性

悲智願行 自證佛性

如果想突破修行上的障礙,首先要從自己的心理開始。三國演義關公過五關斬六將,修行人也要過五關斬八將。就是三毒二邪「貪瞋癡慢疑」、五官六意七識,通通都要清淨。

Read more
無上正等正覺 是修行成就的三個層次

無上正等正覺 是修行成就的三個層次

「正覺」是聲聞、緣覺的聖位,也就是成就阿羅漢果位,「正等」就是菩薩,祂除了正覺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行菩薩道,即六度萬行。如果沒有六度萬行,沒有行功德,即使成就了,也只是成就正覺,到阿羅漢果;如果是行六度萬行而成就,就是菩薩。

Read more
一 切好運從禪修開始

一 切好運從禪修開始

修禪是人生很重要的一件事,只要你來修禪,福報就跟著來了,不但身體比一般人健康,還可以增長智慧,很多好運也從這裡展開。宇宙萬物中, 每一個生命除了物質體以外,還有一個精神體,如果能透過禪修,強化物質與精神的生命力,再加上禪修所開發出來的智慧,就會得到很多不可思議的力量,而這一切都要從修禪開始。

Read more
歡喜心迎接成佛正法

歡喜心迎接成佛正法

如何迎接正法?就是要禪修。先從自己開始,有一顆佛菩薩的心,要解脫,要養成自在的心,每天都非常自在。只要每天很自在、很高興、很法喜,充滿歡喜心,心打開了,就可以接到很多能量。

Read more
命運的好壞 視靈性層次而定

命運的好壞 視靈性層次而定

很多人常會感到煩悶或法喜,這就是內在自性所傳達出來的訊息。如果覺得心中很煩悶,就要趕緊自我警惕,也許會與人發生不愉快或是會有不吉祥的事件;但如果覺得很快樂, 從心底發出一種莫名的喜悅,就要把握機會,儘量去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一定可以稱心如意。這種磁場的能量可以改變一個人,這就是「運」。

Read more
禪定才能開發潛能

禪定才能開發潛能

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經驗:當自己在某一方面無法突破的時候,忽然一個靈感出來,問題就解決了,而且還可能做得特別好;這就是智慧,是從心靈裡面產生出來的。一般所謂的潛能開發,就是要開發這種智慧。

Read more
智慧禪門 和諧平衡

智慧禪門 和諧平衡

前政大校長張京育先生曾對我說,他最傷腦筋的就是睡覺,他常到國外出差,除了不能在飛機上好好休息,還要適應時差;他又問:「我常到各地演講,雖然並不緊張,卻會滿頭大汗,這是為什麼?」我說:「只要坐禪就好了。」坐禪,睡眠與流汗的問題都能簡單解決;工作壓力大,生活緊張,懂得坐禪,就能從在對立中找到和諧,在矛盾中找到平衡。

Read more
佛法無為無相 就在生活之中

佛法無為無相 就在生活之中

佛教導弟子們「過午不食」,是因為祇樹給孤獨園距離波斯匿城有六英里路,如果早上八點鐘出門,行腳到城裡差不多十點左右,然後開始一家一家的化緣。假如一切順利,回到精舍用餐時,幾乎已經近中午了,接著又要忙著為下一餐出門托缽。於是每天都為了張羅三餐而忙碌,哪裡還有時間禪坐修行呢?所以佛才規定「過午不食」。

Read more
修禪從統一身心做起

修禪從統一身心做起

人除了有個物質的身體之外,還有個精神的心體。如果物質體裡面沒有精神體,這個人就會像植物人一樣;反之,如果只有精神體而沒有物質體,根本就無法表現出生命力。由此可知,身心必須取得平衡,才能發揮出生命的力暈。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