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的七大特性 —大自然性與大自在性

禪的七大特性 —大自然性與大自在性

小孩會因父母的遺傳因子而獲得父母雙方的才能、智慧、個性、體質、長像、品性…等特性,這裡面就包含了禪的生命力量。由此可知,禪是超越科學的,硏究大自然科學的人,都需要學禪。因為如果懂得禪的特性,那麼他的發明、創造的境界也會不一樣,格局會更大。

Read more
妙法無相 相應無為

妙法無相 相應無為

師父傳法的時候,都是住位在這種超生命、超智慧、超靈力的三大成就,只要能夠相應,都可以接到。我一直很強調「無為」,也就是最究竟;如果是「有為」,就還在相法當中,還在方便當中。一定要無為,一切都要入於無為,包括禪定。大家要用超越凡人的心來相應,才能接受真法。

Read more
什麼是靈性?什麼是自性?

什麼是靈性?什麼是自性?

什麼是靈性?什麼是自性?自性是不會生滅、不會輪迴的;祂具足一切、什麼都不缺;靈性就是自性,就是佛性,祂一切具足,不生不滅,不會變異,祂就是聖潔的光,所以靈性的世界就是佛性的世界,祂是光明的世界、聖潔的世界。

Read more
禪的七大特性 — 平等性

禪的七大特性 — 平等性

宇宙萬物都是彼此互不干擾、互不侵犯的,這就是禪的平等性。但人和動物卻會侵犯其他族類或生態,這是因為人有欲念、有思想,而思想往往都有偏差,所以為了生存,就會去侵犯對方。學禪就是要把禪的平等性應用在生活之中,不論是政治活動還是經濟活動,都應該講求平等。

Read more
心戒無為相應 智慧通達圓滿

心戒無為相應 智慧通達圓滿

什麼是心戒?要戒的是哪些?就是要從心裡直接、立刻就做到戒,不需要經過思索,比如當心中生出貪念時,就要立刻直接了當、不假思索地滅掉它,而不會思考要不要做,這就是當下「心戒相應」。

Read more
精進菩提道 成就莊嚴地

精進菩提道 成就莊嚴地

精進,是指修行上的精進,功德上的精進,不進則退,如果今天可以進一步,明天再進一步或進兩步,就是沒有污染,沒有污染就不會後退,這就是精進。

Read more
禪定般若智 印心現真如

禪定般若智 印心現真如

般若智慧不是一般的聰明才智,而是成就的境界。佛的世界講般若智慧,是到達般若波羅蜜的智慧,是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智慧。

Read more
通往心靈的路

通往心靈的路

修行一定要清淨,要開悟,要徹底放下,才能真正解脫。就像哥倫布在海上發現新大陸後,就朝著目標(新大陸)一直前進;我們的目標就是自己的道心,要很堅強、很堅定、不受動搖,才能到達彼岸。一個人要成就,要先見到自性,自性是通往心靈的路,這條路每個人都有,不光只是我有。

Read more
清淨身心的智慧

清淨身心的智慧

整個十法界─「地獄、餓鬼、畜牲、阿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其實都在我們的身上,我們要去清淨它,也就是要清淨十個脈輪。

Read more
斷滅四相,自見真心

斷滅四相,自見真心

我舉個燈泡的例子,與成佛很有關係,每個燈泡都有一個玻璃外殼,殼裡面是真空的,真空裡面有個燈心(鎢絲);這個燈泡就好比我們的色身,包括物質的身體和精神的心理(意識),燈泡裡面的真空就是自性,而且每個燈泡都一樣,都要通往燈心去發光,這就是法性。

Read more
禪的七大特性 — 超越性

禪的七大特性 — 超越性

以人為例,我們只能說出這一生的所見所聞,但在此生之前與之後,禪依然存在,所以「禪是超越時空的」。因為禪有這種超越的特性,所以禪是有生命力的。

Read more
緣起性空 放下執著

緣起性空 放下執著

我們生活在這個很複雜的娑婆世界裡,隨時都要保持一顆清淨的心;有了清淨的心,就可以放下一切,包括感情、情緒、慾望…等等。其實這些七情六慾都是外緣,所謂緣起性空、緣起緣滅,意思就是這些緣、這些法相種種,到最後都是空的,所以不必執著。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