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孕育高科技創業 百年教育扎根

禪修孕育高科技創業 百年教育扎根

文 / 陳羿緻    攝影 / 顏志倫、簡侑俊、吳嘉凱

去(2024)年12月,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在台北南港大禪堂為大眾親傳佛性之光,造福世人。今年,許多印心禪門的師兄姐紛紛在全台各地積極舉辦佛性之光說明會。其中,工業技術研究院(簡稱工研院)在說明會後,更成立了禪學社。

本刊特別專訪獲工研院支持創業的奈視科技董事長劉軍廷,以及台北市南港區誠正國中退休教師簡淑芳,分享他們禪修印心佛法多年,得到禪的超生命力,改變命運的故事。

他們滿懷熱情回饋孕育自己的工研院及誠正國中,積極舉辦佛性之光講座,幫助更多同事遠離工作高壓,得到禪的大生命力、大智慧力及大造化力,讓生命向上翻轉蛻變。

  Part-1:前進工研院  

半導體高科技創業
劉軍廷歸功悟覺妙天師父

246地球佛國特別報導:禪修孕育高科技創業 百年教育紮根

「師父傳我們佛性之光,許多工作上的靈感迸發,都是在禪定接到佛光光電後,很自然就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新創業者奈視科技董事長劉軍廷在公司創立之初曾面臨許多挑戰,像是如何從工研院眾多創業計畫提案中脫穎而出、和原單位進行股權分配談判、新公司人才招攬、取得投資人信任、開發客戶等,每個環節都存在許多利益角逐,智慧力與好運缺一不可,才能經營成功。

舉例來說,奈視科技的資金需求極為龐大,一台機器的成本就將近台幣一億元,幸好創業之初就得到台積電和幾個國際級企業客戶支持,目前也正在和日本客戶洽談。

禪修精神力突破萬難

奈視團隊1人當10人用,雖然競爭對手都是國際大品牌,但劉軍廷對公司前景充滿信心,深信妙天師父的精神帶領,「師父開示,修行要『超越自己,成就他人』,禪修給我的訓練,培養我突破一切萬難的精神力。」

外人看來,會以為他是一路一帆風順的幸運兒,但他說,若非妙天師父所傳的「超生命力、超智慧力和超能力」,從小受憂鬱所苦的他,可能早已不在世上,奈視科技也不會存在。

「師父救了我的生命,我今天所有的一切,都是悟覺妙天師父賜予的!」劉軍廷取得清華大學動力機械所博士後,進入工研院工作,又成為新創公司董事長,這一切都是入門禪修後,人生才得以再造。

親身見證悟覺妙天師父所傳禪法的殊勝珍貴,劉軍廷在工研院促成兩場佛性之光說明會,希望同仁們有機會得到師父傳佛光,可以像他一樣得佛光造化,讓生命重生。

第1場「如何得到佛性之光自我超越」說明會是由目前辦公室就在工研院的奈視科技主辦,邀請新竹市東區禪修會館負責人方惠梅主講。當天除了工研院同仁,奈視科技也有11位員工出席。第2場「如何快速充電、再出發」體驗禪活動,邀請曾是工研院研究員、目前在新竹領袖會館共修的新竹縣議員吳旭智擔任講師。

第2場除了同樣有劉軍廷負責主持,還有多位師兄姐共同協助,由新竹領袖會館共修的林玉珠擔任義工總召集人,工研院電光所副所長盧俊銘協助借到大型活動場地,儘管活動前一天並沒有特別發訊息提醒報名者,當天仍有30多位工研院同仁踴躍出席,並促成禪學社成立。

246地球佛國特別報導:禪修孕育高科技創業 百年教育紮根

工研院舉辦佛性之光說明會,邀請新竹市東區禪修會館負責人方惠梅(前方站立者)擔任講師。

感恩妙天師父度化業力

「從小我就知道自己業力深重。」劉軍廷說,爸媽感情不睦,家族問題叢生,他內心總是憂鬱又沉重,家庭狀況讓他對外界產生不信任感,憤世嫉俗,很長一段時間,缺少接觸他人的勇氣,想法更是負面,有時甚至連下床的動力都沒有。他印象極深的是在考大學前的某一天,內心實在痛苦萬分,他向家中供奉的釋迦牟尼佛法像祈求,請佛救度他脫離苦海。

或許世尊真的聽到他內心的吶喊,他考上清華大學,並在大一加入清大領袖社,開始禪修,這是他人生的轉捩點。透過悟覺妙天師父所傳的禪法,他漸漸從原本的低能量、連基本工作都乏力好好完成的人,提升到可以正常生活,工作上更是表現優異,創業計畫獲得工研院支持,順利成立新創公司。

劉軍廷認為,他能成功創業、順利走到現在,絕非僅因自己才能傑出,更要感恩一路上有許多貴人相助,包括創投和後來加入團隊的人才,他認為都是佛菩薩在無形中應化來幫助他的。

「以前我的生活彷彿被一股無形的阻礙所籠罩,做事經常卡關,施展不開,必須耗盡全力,才能稍微有所轉動。禪修後,我持續不斷做佛事、補功德,現在終於努力而有所穫,而且超出預期許多!」

致力發展企業揚名國際 榮耀妙天師父

現在只要有機會,劉軍廷就會和工作上的朋友分享禪修的美好。在他心裡,這些人都是他靈性大家庭的家人。

他有一個心願,就是期盼奈視科技能大展鴻圖,除了不負同仁所託,更重要的,他希望有一天能交出無比輝煌的成績榮耀師父,有朝一日功成名就,就有機會廣為宣揚師父和印心佛法,讓世人都知道正法可貴,他所有的一切成功都歸功於悟覺妙天師父。今年劉軍廷主動擔任禪修會館數場講座義工總召集人,因為他多次印證,自己投入越多時間做佛事,公司的運轉就越順利,所以不論事業如何忙碌,他都將修行擺第一。

真修印心佛法 成就佛菩薩

劉軍廷就讀博士班時,看到實驗室不少同學壓力大、睡不好、身心憔悴,當時他就邀請多位同學到禪修會館共修,同學們都說很特別,一進入會館,心就會自然平靜。

禪修體悟更深後,劉軍廷經常和朋友分享,「印心禪門的修行,能夠讓人成就佛菩薩。」5年前,他接引一位對人生哲學感興趣的朋友,朋友入門禪修以來,每在禪修會館上課禪定,經常都會見證自己進入宇宙星空無我的世界。

及至後來到國外出差、旅遊,劉軍廷更體悟到,富裕的先進國家也亟需印心佛法和印心禪法,其中德國和紐西蘭讓他覺得反差最大,他原先想像這些國家的人民生活應該比較快樂,但實際卻發現,路上很多人臉上都沒有笑容,搭乘地鐵更相應到周圍人們無奈和沉重的心情。

「世界上每個國家的人都需要禪的力量。」劉軍廷真切體悟,希望「地球佛國,人人作佛」的美好願景早日實現,讓世上所有人都能擁有幸福的人生,生活在人間天堂。

  Part-2:前進誠正國中  

教師工作勞心勞力
簡淑芳佛光補充正能量 教學氣氛佳

246地球佛國特別報導:禪修孕育高科技創業 百年教育紮根

7年前從誠正國中退休、目前在台北市文山禪修會館共修的簡淑芳,積極籌劃回誠正國中舉辦佛性之光講座,希望老師們能得到悟覺妙天師父傳佛光,提升靈性,生活更順遂。

老師的工作勞心勞力,許多老師的健康狀況都不太理想,經常趁寒暑假期間去看醫生,調養身體。因為老師要照顧的不僅是一班30位學生,還要面對30個家庭。

2023年,簡淑芳恰好有機會回誠正國中代課半年,因此和校長及教師會長鄧秀齡更加熟稔,在鄧秀齡的協助下,她利用學校午休時段舉辦佛性之光講座,教導參加的老師體驗腹式呼吸,以及在禪定中專注禪心脈輪接佛光。

之後,簡淑芳又陸續舉辦3場佛性之光體驗禪,分別在社區活動中心、禪修會館和北市高中圖書館。她坦言,第一場上台時有點緊張,後來就越來越駕輕就熟。她說,以無私的心態向眾人分享,很多靈感和體悟自然湧現。而擔任佛性之光說明會講師的經驗,讓她更深刻體悟到印心佛法和印心禪法的精神,以及悟覺妙天師父承自釋迦牟尼佛正法法脈傳承的真義。

早晚禪定 正能量帶領學生

她回憶2009年擔任導師時,一度在工作上遇到棘手的挑戰。事件發生當天,同事關心地要她早點回家休息,她卻說晚上要去上禪修課,令同事非常驚訝,但簡淑芳覺得再自然不過:「回家反而會胡思亂想,禪堂有佛光加持,心情會比較寧靜安祥。」

身為導師,許多事都須與家長密切協調,「溝通是一門很深的學問,需要非常有耐心。」簡淑芳說,任教期間,她也曾幾次忍不住要發脾氣,但她謹記妙天師父要大家「不生氣」的叮嚀,才靜下心來處理,最後圓滿解決。

為了能以正能量帶領學生和面對家長,在誠正國中教書時,簡淑芳早晚都會禪定,每天一早5點半起床後,會先禪定半小時,然後才出門;晚上回家也一定會禪定清淨身心,卸下一天的身心疲勞。她曾做過實驗,如果當天早上有禪定,學生就會比較乖,不會惹麻煩,即使出狀況,因為她磁場夠清淨,頭腦清晰,立刻就能發現問題所在,用對方法解決。

246地球佛國特別報導:禪修孕育高科技創業 百年教育紮根

左圖:在台北市南港區誠正國中教師會長鄧秀齡(右)的支持協助下,佛性之光說明會得以順利在校內舉辦。
右圖:簡淑芳(前方站立者)利用誠正國中午休時段舉辦佛性之光說明會,帶老師們體驗腹式呼吸和專注脈輪的禪定練習。

簡淑芳也會帶學生做腹式呼吸,尤其段考當週,她更會利用晨間自習時間帶學生做腹式呼吸,因為她知道,腹式呼吸能讓學生的心靜下來,大腦思路清晰,學習效果更提升。

「禪修30年來,越來越能體悟妙天師父開示的『生活是為了修行,工作是為了度眾』。」簡淑芳說,禪修讓她獲益良多,以前她個性急,容易緊張,好勝心強,常對學生發脾氣,還會不由自主嘆氣,想法很負面。她記得有一次同事說:「妳最近瘦了耶!」她卻回答:「我以前是有多胖?」同事善意的讚美,卻碰了一鼻子灰。

「禪修後,負面思考的習性漸漸調整過來,在學校的人緣也越來越好。」後來有幾位較熟的同事感受到簡淑芳的改變,就跟著到禪修會館共修。

英國相應師父 加持力超越時空

簡淑芳2003年在英國倫敦攻讀教育研究所,期間已一年多沒到禪修會館上課。有一次她寫不出報告,非常著急,每天去泰晤士河邊散步,希望放鬆身心後能產生靈感,但過了一週,10月的倫敦天空都飄起了小雪,她仍沒有絲毫進展。

當時住在宿舍同一層樓有位台灣的女同學,天主教徒的她看簡淑芳煩惱了一週,仍寫不出報告,便建議簡淑芳:「印象中,妳房裡不是有妳的師父法相嗎?為什麼不向師父稟報一下呢?」

當天禪定前,簡淑芳就在心裡向師父報告自己的困境,下坐後心想,既然寫不出報告,不如早點睡覺。沒想到一關燈躺下來,腦海裡的靈感竟如噴泉般一直湧現,她立刻開燈下床,迅速寫下大綱。這次經驗令她十分震撼,原來和妙天師父用心相應如此不可思議。英國沒有禪修會館,當時印心禪門也尚未開放網路禪修課程,她到英國後就沒機會上禪修課,只能自己禪定,沒想到即使遠在國外,只要真心與師父相應,師父都會給予祝福和智慧。回台後,她更精進禪修,十分珍惜師父的法。

今年她也陸續接引幾位朋友入門禪修,其中一位是在路上發佛性之光講座的文宣時,巧遇以前曾經入門、後來因故離開的一位師姐,這次因為遇到簡淑芳,重新又接上佛緣。

簡淑芳特別感謝教師會長鄧秀齡和同事,讓她有機會向大家介紹佛性之光。她說自己在校時也得到眾人許多幫助,這次特別回校介紹佛性之光,希望大家也有機會得到禪的大生命力,提升生命品質。

「希望更多人都有機會禪修印心佛法和印心禪法,讓身體更健康,心裡更快樂,工作更有效率,家庭及人際關係更圓滿。」這是簡淑芳至誠的願心。

 

收藏本篇文章
Please login to bookmark Close
分享給更多朋友:

您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