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都說,里長是里民的「保母」,是街坊的「公僕」;如果「保母」象徵著愛心奉獻,那麼「公僕」就代表著自我犧牲、任勞任怨。《禪天下》特別走訪縣市區里,我們發現,里長們熱心鄰里服務不在話下,犧牲奉獻更是所在多有;然而在里長們任勞任怨的付出之中,政府能否配合區里的建設、能否制定照顧里民的政策,至關重要。其實,里長們也有很多照顧里民的實質建議,也有很多市政建設的宏觀想法,我們就來看看里長們怎麼說。
文 / 編輯部
王淑美 新北市永和區福和里里長
爭取綠地種植可食地景 五星環境認證常勝軍
成立長照據點 籲加速都更維護居住安全、完善下水道
永和三大里之一的福和里是充滿人情味的文教區,生活機能良好,雖人口多達5,800人,街道卻毫不髒亂、乾淨整潔,牆上還有典雅的花朵彩繪增添美感,這正是里長王淑美、志工團隊及里民齊心協力的成果。福和里也是里環境認證的常勝軍,「今(2025)年我們也拿到五星環境認證!」王淑美笑說。
雖是第一次當里長,王淑美卻駕輕就熟,相當熟悉里上狀況,因為此前她已和先生呂昶祺(連任5屆的前里長)攜手深耕桑梓20年。2022年,她接任里長,在先生的基礎上持續精進優化里務。
因應超高齡社會來臨,王淑美期許能提供長輩更完善的照護。她在2023年與慈善團體共同成立關懷據點,供應素食共餐,也定期舉辦體能訓練、土風舞、手機操作教學等多元活動,鼓勵長輩走出家門與人互動。因活動豐富,里民報名踴躍,由於每班限額40位,常有長輩排隊候補。
王淑美表示,課程原本多是女性長輩參加,但因好評不斷,許多太太也帶先生一起加入。讓她深感欣慰的是,起初長輩們推託自己不會講也不敢說,在老師耐心引導下,他們不但樂意打開心胸分享感受與收穫,而且可以自信流暢地表達。
永和地區地狹人稠,缺乏綠地供里民休憩,前里長任內將永齡街135巷及福和路245巷兩處髒亂點,改造成可供休憩的公園綠地;王淑美又進一步號召志工認養在公園種植蔬菜水果等可食農作,不僅紓壓療癒,還可共享種植成果。「接下來,我想將135公園加裝陽傘,改造成咖啡小棧,再矮化樹木,增加陽光,未來還可以舉辦跳蚤市場。」
由於里內多屬老房,年久失修,甚至有的屋頂已出現破洞,加上部分地區未設置汙水下水道,王淑美期望能透過都更解決房屋老舊問題,並同步進行下水道工程。但從前里長開始推動都更至今已10餘年,仍進度緩慢。
「以自主都更來說,里民需將房子作信託,還要跑行政流程,對退休里民而言,要額外拿出一筆錢來申請,很困難。」她希望政府能拿出魄力協助都更,以維護里民的居住安全。
此外,讓王淑美感到棘手的是精神異常的里民,因為頻繁發出噪音,嚴重干擾鄰居生活,甚至有人還因此出現心理憂鬱症狀。但因對方沒有明確的自傷或傷人行為,無法強制就醫,只能自行錄音蒐證或請警察協助規勸,需更完善的制度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文、攝影 / 詹珮蓉)
洪明德 桃園市復興區霞雲里里長
派出所所長退休 高山部落首重道路防災
農民盼輔導加工生產與運銷 偏鄉教育有待全面提升
桃園市復興區是泰雅族人的祖居地,沿著北橫蜿蜒往上,一路山清水秀、雲霧繚繞,每到夏季,拉拉山水蜜桃更吸引眾多遊客前往嘗鮮。中山地區的東眼山一帶屬霞雲里,里長洪明德是派出所所長退休,因服務熱誠,兩年多前選上里長後,特別用心於里民的民生經濟、教育、環境的防災及交通維護。
霞雲里只有500戶,是復興區最小的里,但因為里上農家在東眼山販售水蜜桃,打著霞雲里的名號,加上族人做生意公平實在,特別吸睛。洪明德如數家珍:里上約有兩戶種植水蜜桃的農戶,經營露營地或烤肉區的較多,總計有18家。
但里上多數里民是受雇於營建或其他工程的工人,由於營建工程雇用的多屬臨時工性質,養家不容易,他希望政府能多用心於教育方面。目前里內有一間霞雲國小,有30名學生,畢業後接著就讀羅浮國中、羅浮高中,但如果要考大學,程度就比較跟不上,「要從事公教等工作也比較不容易。」他說。
至於眼前最急迫的問題,莫過於防災與交通的維護。「里上對外聯絡只有兩條主幹道,一條是桃119線,一條是桃112線,一旦遇颱風等天災,路就會斷,雖然通常很快就能修復,但還是希望平常就能做好維護。路好了,環境就會好起來,這是最基本的。」
水蜜桃種植成本大,族人收成後之前多半轉賣中間商,現在慢慢開始拓展銷售點,同時農戶種植也十分多元,包括甜柿、香菇、竹筍,甚至薑黃。有些農產品適合加工生產,這就需要投資機器設備。不管是拓展銷售渠道,還是投資加工設備,都需要資本。
露營地合法化的輔導,在洪明德看來,仍有許多可以加強之處。由於政府要求汙水處理設施,目前只有一家完成合法化。「整個過程很花時間,也很花錢,希望政府能有單一窗口,以及低利貸款等方面的協助。」(文 / 謝璦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