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長打造友善環境 優化社區品質

里長打造友善環境 優化社區品質

言談間,可以感受溫美珠對待里內長者如同自家親人一般,像有位禪修多年的黃枝聰師兄,曾在錦華里住了10多年,雖然退休後搬到木柵,但溫美珠每年都不忘邀他回來和老鄰居相聚。當黃枝聰師兄在分享地球佛國大家庭的理念時,溫美珠深感認同,而且「利益他人」本就是她服務的核心理念,因此二話不說,就和先生一起加入了地球佛國大家庭。

Read more
禪天下雜誌第205期目錄

禪天下雜誌第205期目錄

2022年4月號
悟覺妙天禪師:
心燈點亮 命運自然轉化

Read more
祈福法會 悟覺妙天禪師:用慈悲心接引靈性回佛國的家

祈福法會 悟覺妙天禪師:用慈悲心接引靈性回佛國的家

悟覺妙天禪師諄諄叮囑,靠拜佛求福是沒有用的,用意識的修行也沒有用,雖注重養生,但若忽略身心的汙染,不管是健康還是命運,都不可能改善。修行可以清淨身心,做一尊歡喜菩薩,平常都很快樂,心情很好,很開朗,自然不會生病。

Read more
禪宗開經偈的真實義

禪宗開經偈的真實義

禪宗的開經偈是「一心大圓覺,菩提總持行,一頓超三界,當下如來身」,因為禪宗是佛教唯一標示「當下開悟,一世成佛」真修實證大旗的宗派,是能接引大根器者修行成佛的宗派。

Read more
禪宗第四十九代宗師虎丘紹隆禪師:無法可說 是名說法

禪宗第四十九代宗師虎丘紹隆禪師:無法可說 是名說法

禪宗第四十九代宗師虎丘紹隆禪師坐化前,最後對弟子開示:「無法可說,是名說法,所以佛法無有剩語。」因為「成佛,是靈性成佛。」

Read more
禪與松、埔里大梵寺的幸福之旅

禪與松、埔里大梵寺的幸福之旅

南投的禪與松休閒養生會館及埔里的大梵寺,可說是全台能量磁場最好、最舒適的地方,悠閒清淨,禪與松休閒養生會館座落於海拔300~400公尺高的半山腰,四面山林環繞,依偎在濁水溪旁。禪與松園區內種滿五葉松樹及綠油油的大片草地,鳥兒枝頭雀躍蹦跳,在園林間輝映成趣。

Read more
禪天下雜誌第204期目錄

禪天下雜誌第204期目錄

2022年3月號
悟覺妙天禪師:
人人應具足歡喜心、感恩心、慈悲心、成佛心

Read more
怎樣才算見性?

怎樣才算見性?

「見性」是修行人修行的一大目標,有些人修行了好幾世,仍達不到「見性」的境界。到底「見性」是什麼樣的境界?見性是見到自己本有的佛性,也有人說是見到了自性,或者說見到了自己的本來面目,還有人說是見到了本地風光,其實意義是一樣的。

Read more
禪宗第四十八代宗師昭覺克勤禪師: 道無方所 明之在人

禪宗第四十八代宗師昭覺克勤禪師: 道無方所 明之在人

昭覺克勤禪師是臨濟宗第十一代宗師,嗣法於蘄州法演禪師。克勤禪師開示,修行必須遠離妄想執著,佛道沒有一定的方向及範圍,「什麼是道」必須靠自己真修實證;他強調,見聞覺知都在意識界,但佛道不存在於意識界,唯有放下感官意識的妄執,遠離現象界六根六塵,進入心靈的境界,才有機會見證自性。

Read more
智者養心 愚者養身

智者養心 愚者養身

「連自己體重都控制不了的人,如何能控制自己的人生?」這是減重界的一句名言,更進一步說,若能掌握自己身心健康的狀況,才夠資格談掌握自己的人生。現代人因為生活步調緊湊、壓力大,有些人以縱容口腹之慾的方式來紓壓,反而為身心招來更多汙染;管不住自己的嘴只是表相,其實管不住的是自己的心。

Read more
悟覺妙天禪師加持 彭富發車禍竟奇蹟無事

悟覺妙天禪師加持 彭富發車禍竟奇蹟無事

禪是宇宙的超生命力,有不可思議的造化力與生命力,在憂鬱症纏身近40年的76歲退休資深媒體人彭富發身上,獲得徹底展現。彭富發因為一次因緣,獲得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親自灌頂加持,原本每天最多要吃4顆安眠藥的彭富發,自此擺脫安眠藥與憂鬱症;更不可思議的是,其後在一次意外車禍中,竟然毫髮無傷。

Read more
禪天下雜誌第203期目錄

禪天下雜誌第203期目錄

2022年2月號
悟覺妙天禪師:
修行與時空奮鬥 期許弟子提早證果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