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收納5大心法

居家收納5大心法

文 / 詹珮蓉   圖片提供 / 于之琳

近年房價高居不下,小宅成為小家庭和小資族的搶手目標。對於租房族而言,小坪數的住宅也是較為經濟實惠的選擇。如何妥善運用有限空間,不會陳列過多物品而顯得雜亂,精準地做到「斷捨離」?考驗每個家庭的收納功力。

從簡單處著手

「坪數小」是一般常見的收納困擾及迷思,但整理師于之琳指出,只要能在空間和物品之間取得平衡,不論坪數大小,其實都可以做好收納;也可以透過配色或擺放配件,打造個人風格,為家增加溫度。

如果屋裡的物件太多,一時不知該從何處著手,于之琳建議,可以先從最沒有壓力的部分開始整理,例如,有些人整理衣服會陷入糾結,但是整理鞋子相對比較輕鬆,就可以從鞋子開始著手。而紀念品等需要更多時間思考去留,則可以最後再處理。

常見的整理通病是,容易將目標訂得太大,結果因難以達成而產生挫折感。比如以空間來說,有人會一天整理廚房,另一天整理臥室;于之琳建議把目標縮小,先整理廚房裡的相同品項,例如先整理杯子,完成後再整理保鮮盒,就能降低難度。

每個人對於物品有不同的感受及想法,整理所需的時間也不同。舉例來說,有些人對自己的身形很了解,拿起衣服就能評估是否適合現在的自己,還需不需要保留,但有些人則需要每件試穿,才能決定衣服去留,因此兩者所需的整理時間差距很大。「可以試著觀察自己整理一個區塊需要多少時間,再進行評估。」

如果一想到整理,就覺得很困難、要花很多時間,或丟棄不需要的物品會產生罪惡感,于之琳指出,「可以邀請擅長整理的朋友提供建議,或尋求整理師協助。這也反映出自己對自身需求不清楚,或是不習慣『斷捨離』,多練習幾次就能加快整理速度,知道哪些該丟,哪些該留下來。」

有一次,于之琳協助客戶整理,她發現對方有10把梳子,正煩惱要如何收納,經過她的引導及討論後,發現只有其中一把是客戶平時較常使用的,於是決定保留兩把,解決了收納困擾。

源頭控管 空間解壓縮

不少人認為,小坪數因為空間小,無法做好收納,其實並非如此。于之琳說:「去除不需要的、可有可無的物品後,就會發現空間是足夠的。」

她分享了5個收納整理心法,即使是小坪數,也能透過「解壓縮」及整理而放大空間。就是將收納在櫥櫃的物品全部拿出來,去除不需要的部分,就能讓空間看起來更加清爽寬敞。

心法1精準採購
了解自己的需求,購買真正需要的物品。買東西回家前,先評估家裡的收納空間是否足夠,以及預計放置的位置,以免越買越多,壓縮空間。

心法2控制物品數量
因為小坪數空間不大,如果物品過多,不但收納困難,也會提升後續清潔維護的難度。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Please login to bookmarkClose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

您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