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長是環保重要推手

里長是環保重要推手

大家都說,里長是里民的「保母」,是街坊的「公僕」;如果「保母」象徵著愛心奉獻,那麼「公僕」就代表著自我犧牲、任勞任怨。《禪天下》特別走訪縣市區里,我們發現,里長們熱心鄰里服務不在話下,犧牲奉獻更是所在多有;然而在里長們任勞任怨的付出之中,政府能否配合區里的建設、能否制定照顧里民的政策,至關重要。其實,里長們也有很多照顧里民的實質建議,也有很多市政建設的宏觀想法,我們就來看看里長們怎麼說。

文 / 章碧薇

鄭麗花/桃園市桃園區會稽里里長

打造低碳鄰里 整頓桃林鐵馬步道
推廣食物銀行 北桃通勤客運更便捷

桃園區會稽里里長會稽里位於桃園次分區的會稽區(又稱大檜溪區),居民雖以外地遷入為多,但仍保有傳統社區型態。里內有會稽國中、快樂國小、大會稽公園、桃林鐵馬道。大有路上店家林立,超市、診所、小吃應有盡有,生活機能完善。更難得的是,在鄭麗花的帶領下,會稽里已多年榮獲低碳環保鄰里認證。

里長鄭麗花已服務22年,說起做里長的緣由,她笑著表示自己是糊里糊塗被先生推舉出來的。話雖如此,鄭麗花其實長期擔任社團幹部、學校導護志工等工作,豐富的服務經驗成為她工作能力的基底。

鄭麗花說,在低碳鄰里推動的眾多項目中,最重要的就是改善桃林鐵馬道環境。

桃林鐵馬道在1961年前,是林口與桃園運送煤礦的往返鐵路,2012年全線停駛。為整頓鐵道閒置空間,民意代表與各里長曾聯合提議興建捷運,但最終並未成案,改為闢建自行車道與人行步道。

完工後,在啟用之前,鄭麗花聯合志工利用低碳鄰里經費,整頓靠近會稽里的步道路段,並舉辦黃昏散步活動,邀請里民欣賞成果。

鄭麗花也將該經費運用在校園內,例如,與快樂國小合作「魚菜共生」食農教育,鄭麗花帶領志工陪學童一起種菜,利用魚缸排出來的水作肥料澆菜,收成後可品嘗自己努力的成果。

除了環境保護,鄭麗花還推動惜福觀念,發起「食享冰箱」,收集廠商賣剩的食材,讓食材再利用,發揮最大價值。去(2024)年12月,她還結合跳蚤市場,在大會稽公園舉辦食物分享,現場里民不但可領到食材,還能交換二手物資,充分達到宣導環保的效果。

桃園區會稽里

鄭麗花在會稽國中校園圍籬邊種植櫻花已有20 年。櫻花照顧不易,在她悉心呵護之下,里民可以就近賞櫻。(圖片來源:鄭麗花臉書)

鄭麗花另一項重要政績,是為里民爭取往返台北的公車。由於許多里民每天要通勤到台北上班,必須步行到較遠的春日路搭車,相當不便;鄭麗花接獲陳情後,便向立委爭取往返台北的公車。現已有9069公車行經大有路,班次密集,尖峰時段更是客滿。

鄭麗花也舉辦多項親子活動。如爬山健走一日遊、元宵節搓湯圓、燈籠彩繪、重陽節雨傘彩繪等,適合全家大小一同參與,不僅活絡里民之間的情感,也促進家庭成員之間的凝聚。

莊蔡枝蓮/桃園市桃園區檜樂里里長

盼市府重視空汙 扛石階造山路
改善里內環境 爭取建設活動中心

桃園區檜樂里里長檜樂里是2022年從會稽里分出來的新鄰里,雖然靠近山邊,乍看之下坐擁天然資源,但里長莊蔡枝蓮一上任就面臨環境、空氣汙染等問題。採訪當天,她用衛生紙輕抹電視螢幕給記者看,一擦就擦起一團灰塵。「別人問起檜樂里在哪裡,我都不知該怎麼介紹,只能說在殯儀館旁邊。山上的殯儀館、垃圾掩埋場、中油煉油廠,每天都在燒,整日煙霧迷漫,檢舉也沒用。家裡只要一天不打掃,就會明顯積一層灰。」

莊蔡枝蓮多次抓到禮儀公司沒有處理汙水,就直接排入水溝;也多次向環保局舉報煉油廠煙囪排放濃厚黑煙,卻總是得到「煉油廠沒有違法」的回答,問題始終無解。她懇請相關單位能重視,還里民一個健康無染的居住環境。

雖然短時間無法立刻解決空汙問題,莊蔡枝蓮仍盡心盡力做好里長的工作,如清理雜草、整理環境等,獲得里民肯定。

檜樂里位於山邊,里民多以爬山為主要休憩活動,但山坡陡峭、泥地鬆滑,為考量里民安全,莊蔡枝蓮與志工扛著重達70公斤的石塊,一層一層地挖泥鋪設石階,共計鋪了67級階梯步道。

桃園區檜樂里

莊蔡枝蓮舉辦寒冬送暖,捐贈物資給弱勢兒童。(圖片來源:檜樂里ㄟ三五事社團)

莊蔡枝蓮原是公司襄理,因新劃分出檜樂里,退休後在朋友與家人的支持下參選里長並當選。從未參與過社團的她,遇到不懂的地方就逢人請教,從做中學。她憑藉過去組織管理的經驗照顧每位志工,教導他們服務要有歡喜心。為精打細算經費使用,她親自下廚做早餐,花費低、份量多、又好吃,獲得志工團隊熱烈迴響。

桃園區檜樂里

圖說:檜樂里環保志工扛石塊上山鋪路。(圖片來源:檜樂里ㄟ三五事社團)

檜樂里內有土石流潛勢溪流,每年需舉辦兩次防災演習。每次演習都要花費許多心力準備,因為全國各地有土石流潛勢溪流的地方居民都會來觀摩。在莊蔡枝蓮用心籌備下,檜樂里的防災演習屢屢獲獎。

莊蔡枝蓮表示,雖然檜樂里環境條件不良,但里民友善,鄰居之間感情深厚,讓她備感窩心。她盡己所能完成分內之事,目前正推動電纜線地下化、汙水下水道埋設,並爭取快樂公園興建活動中心;有了活動中心後,便能成立守望相助隊與關懷據點。她也期盼政府能整頓後山,徵收私人土地,打造如「大有梯田」般的生態公園,讓里民對市府施政有感。

收藏本篇文章
Please login to bookmarkClose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

您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