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 / 徐禎苹
曾經在報上讀過一則報導,敘述筆者在電視上看到抗議者在猛砸雞蛋時,一旁的老祖母不但不斥責,反而用感傷的口吻說:「哎呀!那些蛋都是母雞努力生下來的,每一個都是寶貝呢!」
當下,我的全身就像觸電一般,與其說是震撼,不如說是感動,想不到那位目不識丁、又沒有修行的老人家,竟會這麼自然地流露出對生命的一份疼惜,這不正是現今教育界所推行的「生命教育」及「惜緣、惜福」的最佳範例嗎?
是的!每一顆蛋都是寶貝;同樣的,對老師來說,每一位學生也都是寶貝。如果身為老師的我們,在心中起了分別心,那麼,會有多少學生就像這些被丟棄的雞蛋一樣,在黑暗的角落裡繼續墮落、憤怒、哭泣、甚至自生自滅呢?
記得在我尚未修行前,曾很有自信地認為,天性善良的我,只要憑著一股對教育的熱忱,以及在專業上的不斷學習與創新,一定可以造福蒼「生(學生)」。也許從表面上看來,我是得到許多家長及學生的認同,但由於內心脆弱,所以每當工作遇到阻礙時,往往會有很深的挫折感;而且我也無法讓自己及學生在心靈上有所成長,比方當學生心有所苦,向我吐露心聲時,我可以陪著他們一同哭,一同笑,一同憤慨,卻不能提供他們最圓滿的解決方法,只因我的心不夠清淨,不夠堅定。
殊不知,溫柔中除了慈悲,還要有智慧。此外,當別的老師用嚴厲的教育態度逼出學生的超高成績時,我又會陷入一種矛盾的迷思,並不斷地問自己:為了成績、為了老師的聲譽以及追求個人的成就感,我是否也該和他們一樣,執起教鞭、擺起嚴厲的面孔呢?
諸如此類的生活事件,如同電影般地每天上映著,也許情節不同,但問題的根源是一樣的,都是來自於那顆搖擺的心、與無明相應的心、不清淨的心;不但讓自己的身心疲苦,也無法圓融一切;整個生命就像陷入了一團混沌,跳脫不出陰霸。試想,這樣的老師,如何帶領孩子們邁向「真善美」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