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他行 破我執

利他行 破我執

特約撰述 / 許郁莉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曾說:「友誼是人生最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之一,沒有人會選擇擁有一切好東西,卻沒有任何朋友。」在高中時就成為莫逆之交的X與Y,很早就知道且認同這段話。

雖然不能在同一區域上大學,但兩人始終透過網路保持頻繁互動,高中三年所培養的革命情感,使得兩人無話不談,彼此幾乎沒有祕密,即使偶有摩擦,也能互相包容。

大學畢業後,兩人終於如願以償在同一區域工作,X喜歡做安穩的上班族,Y因為活潑外向,受雇一段時間後,索性自己開店當老闆。兩人原本堅若磐石的友誼,就在此時產生了變化。

Y在創業初期,無可厚非地需要許多奧援,X因此常犧牲假日,到店裡無償代班,讓Y可以趁機休息、紓壓、或上健身房活動筋骨。在店裡生意稍有起色時,Y便順勢邀X入股,希望未來她也能名正言順地分享利潤,不料X竟一口回絕。

X的理由是:成為合夥人不只是分享利潤,也要承擔風險,目前店裡雖然進帳增加,但整體尚處虧損狀態,而她的個性保守,不適合開店當老闆這種工作,不過她仍願意偶爾幫忙代班。

然而,Y的心裡卻很不是滋味,她認為自己是在經營事業上升期才邀X合夥,而不是一開始就找她,已經為她考慮了。

其實X還有一個說不出口的理由:不希望兩人之間存在過多利益糾葛,單純的友誼,才能細水長流。

不僅友誼,任何人際關係都應避免摻雜個人利益,正如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所開示:「凡事越單純越好,不管是交朋友,還是與他人相處,都儘量不要讓心受到汙染,不要讓俗情困擾你的心。」這在功利掛帥的當代社會,確實難如登天。

捨私宅造府學 嘉惠鄉里

北宋名臣范仲淹因「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偉大情懷而傳頌千古,許多人都知道他剛正不阿、關心民瘼、為官廉潔、文學成就斐然,但不一定知道他也有奇特的風水學思維。

范仲淹告老還鄉(蘇州)時,想在城裡買地蓋屋,頤養天年。一日,有位白髮蒼蒼的老人求見范仲淹,向他介紹一塊寶地「南園」,在詳細分析了地理方位以及周遭山水形勢之後,老人緩緩說道:「此處風水奇佳,若將宅邸建於此,府中一定公侯卿相輩出,子孫個個封官晉爵。」

恰巧不久之前,蘇州府開考,考生成績乏善可陳。

范仲淹心想:「成績不佳,或許與缺乏名儒指點有關。」因此,他便決定在南園這塊寶地創辦一所府學,嘉惠鄉里學子。

動工當天,老人興沖沖地來到工地,見了范仲淹,喜孜孜地說:「大人,是貴府動工了吧?」

范仲淹道:「不,不是建私宅,是造府學。」

老人聽了深感不解,范仲淹卻笑道:「與其我一家獨自顯貴,不如利用此地興學,如此可為國家培育更多公卿將相之才,豈不美哉?」范仲淹的無私利他之舉,使老人讚歎不已。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Please login to bookmarkClose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

您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