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詹珮蓉 圖片提供 / 黃卉君
從國家代表隊的物理治療師,到2018年創辦MGA筋鑑康刮痧(下稱MGA,見下方註),黃卉君以傳承三代的刮痧技術結合科學分析,將傳統刮痧系統化,並透過刮痧教學,推廣到每個家庭,「擁有健康的身體,才有穩定的情緒和清晰的頭腦,更能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註)MGA:Myofascial Guasha Analysis的縮寫,肌筋膜刮痧分析,又稱筋鑑康。透過對軟組織刮痧後所產生的痧,進行鑑定與鑑別,以達到促進健康的目的。
2021年疫情重創實體通路,讓刮痧服務停擺,但黃卉君不畏疫情挑戰,透過線上刮痧課程成功轉型。疫情之後,她在5年內開了7間店,並在2023年到香港開設刮痧課程,致力將刮痧推廣到全世界,讓每個家庭都能以刮痧守護健康。
「創業是要開創一條沒有人走過的路,如果別人已經做得很好,就不需要做。」黃卉君堅定地說。
不同於按摩、推拿,研究顯示,刮痧能讓血流提高4倍的循環速度,氣血活絡後,能啟動身體自我修復。科學刮痧是通過痧圖辨別身體傷痛程度,即分析痧種是輕度的紅痧、中度的暗紅痧,或重度的青紫痧、黑痧等,以及特殊痧種,再透過解剖、肌動學、生物力學等面向,回推生活習慣,了解如何保養身體,是符合現代人需求的新保健方法。常見如中暑,腰痠背痛、失眠等日常不適,都可以透過刮痧來改善。
在創辦MGA前,黃卉君是奧運國家代表隊的物理治療師,協助選手放鬆筋肉及治療。由於須隨隊物理治療,工作繁重,工時長達12小時,長期累積之下影響健康,因此當階段性的任務結束後,她辭職並思索下一步的規劃。
按錯門鈴 促成創業契機
黃卉君坦言,創業初期其實沒有想太多,單純起因於一個很有趣的巧合,「當時我有接刮痧的個案,客人常會按錯門鈴,為了不打擾鄰居,所以決定創業。」她笑說。
執行力極強的她,會以實際行動落實想法,求學時期就曾舉辦超音波讀書會,起因是想了解超音波如何運作,於是借用機器在讀書會上實際操作。
順利簽下創始店的合約之後,她的心中充斥滿足感,但是「只有那個瞬間很開心,簽完約當天,我躺在沙發上,把租約放在胸口,感受到沉重的重量。」每個月固定的營運成本,如房租及人事成本,是創業初期的第一個關卡,「就是要設法存活下來。」
公司草創時期,黃卉君身兼多職,1人當5人用,除了接個案維持基本營收,同時也在台大念博士班、在成大兼課、開設企業講座增加曝光,還去上創業課程自我提升。因為全心投入,工作行程塞滿她的時間表,最忙碌的時期,甚至一個月休息不到一天。幸好,隨著營業模式一步步建立,公司逐漸踏上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