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期正是收納好時機

空巢期正是收納好時機

文 / 章碧薇 AI圖片生成 / 江玉涵

人生過半百,累積的不只是經驗,還有物品。這些物品承載著回憶,卻也占去許多室內空間。然而收納整理不容易,不僅耗費時間和體力,還要有斷捨離的覺悟。

50歲後,有些人面臨子女離家的空巢期,有些人的子女仍與自己同住,也有些人膝下無子,但他們都累積了數量驚人的物品。從前子女同住時,做父母的往往把家裡空間盡量給子女使用,自己委屈將就,如今子女長大搬離住所,這些物品清出後多出來的空間,可以留給自己,因此這階段正是整理收納的好時機。

收納師Penny(陳珮妮)表示,以她居住的新竹市為例,房價一坪動輒6、70萬,把物品囤積在價格不斐的室內空間而不使用,於空間或物品而言,都非常可惜。然而,多數人對物品都抱有情感,很難下定決心割捨。

「我常鼓勵客戶,願意來找收納師幫忙處理很了不起,表示願意斷捨離。把家裡收拾整齊,下班回家後,心情也會開心。甚至藉由整理收納,還能找到人生方向,讓自己有穩定感,也能擺脫空巢期的空虛。」

「收納雖然是收納師動手整理,但決定物品去留的是客戶,這是一件非常燒腦的工作,所以開始整理前一晚,我都會叮囑對方早睡。」

Penny以自己為例,多年前她罹患憂鬱症,對任何事物都提不起勁。服用藥物稍有好轉後,便著手整理家中物品,每天只整理一個小區塊。沒想到她不但因此獲得療癒,還有機會靜下心來思索人生,釐清未來目標。

Penny進一步指出,收納不一定要等到50歲以後,越早開始越好。收納猶如反芻人生,當結束人生旅程時,子女從井然的物品回憶父母,減少他們沉浸於悲傷的時間。

整理收納可自己進行,也可找收納師協助。Penny表示,很多人斷捨離需要旁人推一把,而收納師扮演諮商角色,適時給予建議,同時也傾聽客戶的人生故事。

地板清空 玄關須明亮

如想自行收納,Penny建議可掌握「節省空間、美化環境、拿取方便、功能分區」4大要領,並依以下5個秘訣進行:

秘訣1:
難以決定去留的物品放在最後,先處理最常用的。如果最後收拾完仍無法決定留不留,可考慮找收納師協助。

秘訣2
從好收好拿的地方開始著手。東西容易輕鬆拿取的地方,大多是介於腰部至眼睛高度的區間,通常放置喜歡或重要之物。每天從一個小抽屜、小空間收拾起,不需一次就全部整理完畢。

秘訣3
具有紀念性的物品,有些很占空間,又容易積灰塵,如獎盃,可挑選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2、3個保留,其餘拍照留存雲端。

秘訣4
年紀漸長會越來越搬不動重物,同時也為了安全起見,重物最好放在最下面,輕的放上層,以方便好拿為主。

秘訣5
貼標籤可讓家人方便尋找,尤其藥品需清楚分類。相同色系、材質的收納櫃放在同一處,才不會視覺混亂。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Please login to bookmark Close
分享給更多朋友:

您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