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的真實義

《金剛經》「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的真實義

這首四句偈見於《金剛經》第二十六品〈法身非相〉。「若以色見我」,如果想以色身來見佛,「以音聲求我」,想以聲音來求佛,比方唸南無阿彌陀佛,「是人行邪道」,這是「人」的意識修行,不是佛道,「不能見如來」,這種修行方式不能見佛。

Read more
修行淨化 才能增益福報

修行淨化 才能增益福報

參加告別式的時候想一想,我們什麼時候也會成為人家送別的對象。只有這種開悟的人,才能當下精進,找到一門修行究竟正法的法門,沒有白來人間一趟。

Read more
【如何修行究竟正法-開悟篇】佛教三法印 三大菩提道

【如何修行究竟正法-開悟篇】佛教三法印 三大菩提道

若以白話解釋三法印,「諸行無常」就是人生無常;「諸法無我」就是一切都不屬於我,因為最後都帶不走;「寂靜涅槃」就是永生佛國。修行人要依三法印而開悟、修行。

Read more
【如何修行究竟正法-觀念篇】正法修行 方能入聖

【如何修行究竟正法-觀念篇】正法修行 方能入聖

在欲界的忉利天修行一天,相當於人間的一百年;所以禪定的時候,要與天地、宇宙融為一體,才能超越地球時空,進入比「人」更高的法界;比方在忉利天禪定一小時,等於在人間禪定五年。

Read more
開悟人生菩提道

開悟人生菩提道

能夠修行,就會明白佛在經典中告訴我們的修行方法,而這種正法,可以讓每個眾生、每個靈性成就無上菩提。

Read more
【究竟修行與方便修行的不同-禪定篇】般若禪定與一般禪坐大不同

【究竟修行與方便修行的不同-禪定篇】般若禪定與一般禪坐大不同

一般禪坐屬於意識層次,著重在調整呼吸、放鬆身心;般若禪定屬於心靈層次,可以深入內在的靈性世界,進而找...

Read more
清淨解脫才能大自在

清淨解脫才能大自在

修行的目的,是要解脫色身的業,以及一切慾望需求,也就是要解脫「色聲香味觸法」。因為解脫就是清淨

Read more
【究竟修行與方便修行的不同-吃素篇】吃素吃葷非關修行 心地清淨一切無礙

【究竟修行與方便修行的不同-吃素篇】吃素吃葷非關修行 心地清淨一切無礙

不要為了吃葷吃素而心生煩惱,因為真正的素是心素,有些人雖然口中吃素,心卻是葷的;反之,有些人雖然吃葷,心卻是素的,就像濟公禪師一樣,嘴裡吃葷,但心非常清淨,所以無論他吃什麼,都是素的。可是如果心是葷的(貪瞋癡慢疑具足),即使吃素也是葷。

Read more
禪的圓融與和平

禪的圓融與和平

身體的健康固然重要,但人們卻往往忘了更重要的「本心」,忘了還有更大的福報在心靈深處,而執迷在心外的小福報爭奪得失。

Read more
正法修行契入本心 出家在家一樣成就

正法修行契入本心 出家在家一樣成就

一般人認為出家才是正統,在家居士只能作為佛教護法,不可能成就;這是一種法執的偏差觀念,是一種知識障。...

Read more
在圓滿中修菩提道

在圓滿中修菩提道

一個人不管修行還是蓋廟,都要有智慧;修行是為了什麼?蓋廟又是為了什麼?都要想清楚,才不會盲目而行。

Read more
【究竟修行與方便修行的不同-觀念篇】人生最高境界在成就佛菩薩

【究竟修行與方便修行的不同-觀念篇】人生最高境界在成就佛菩薩

如果能修行到最高境界,也就是佛菩薩的精神世界,再回過頭來看人間的物質世界,就會發現,原來人間的一切都是空的,根本不存在。如何才能進入佛菩薩的世界?必須在禪定中超越地球時空,才能突破進入地球以外的精神領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