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要把握成就的機緣
整個禪宗法脈延續到現在,是一個成就的機緣。修行就要修真正實修實證的法門,也就是要能夠教人明心、見性、成佛,而禪宗法門一向不執著於有為、有形、有相,注重的是無相的印證,這個方法就是「佛心傳心」,是「印心」法門、「印心」佛法,就像當年世尊在靈山法會上拈花微笑,直接把心印以印心的方式傳給摩訶迦葉尊者一樣。
禪定離相 成就大自在菩薩
在禪定的時候,要當下放下,當下超越,當下離相,若能如此,你當下就是一尊大自在菩薩。一般眾生只看到「生死」,所以在臨死之前都很害怕;但佛菩薩看到的不是生死,是「涅槃」。如果你能夠看不見生死,只看見涅槃的時候,就是見性、成就了。
成就本尊佛要「借假修真」
禪宗法門是「借假修真」,借用「假」的身體來修行。為什麼說身體是「假」的?因為色身會生滅,所以是「假體」。至於如何「修真」?只要你能了脫「假」的,就能見到「真」的(即本心),但如果你總是執著於這個假體,永遠也見不到真的。
降服魔心才能找到本佛
一個人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四相,就有三毒二邪(貪瞋癡慢疑)的魔心,修行就是要降服這顆魔心,降服以後,才能離相,才是一位菩薩,因為菩薩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心若無住 則無所不住
當修行人進入到無住的境界,就是進入了一個「不可見、不可知、不可測」的境界。所謂「不可見、不可知、不可測」,是指「三界」已經無法掌握這個進入到無住境界的修行人。,它已經看不見他了(不可見),也不知道他的境界(不可知),不能預測他未來的種種變化(不可測),這就是「超三界」的現象,也就是三界已經找不到他了。
凡事契合本心 才能轉識成智
與本心相契合以後,才有智慧,而且無所不知。為什麼無所不知?因為你已經與萬事萬物融合在一起,你就等於是宇宙,所以無所不知。既然無所不知,當然也知道一切生老病死的來由,知道如何去解決一切問題,這就是一般人所說的「悟後起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