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第八代祖師佛陀難提尊者:虛空無內外 心法亦如此
佛陀難提尊者是印度迦摩羅國人,姓瞿曇波氏,典籍記載,佛陀難提尊者出生時,與佛祖釋迦牟尼佛相仿,頭上都長著特殊的肉髻。在佛陀與生俱來的三十二種特殊外貌中,「肉髻」便是其中一種特徵,這也代表佛陀難提尊者生來便具有尊貴之相。
高中就嚮往禪修 吳淑華心想事成 緊握人生的鑰匙
回顧這一路職涯挑戰,她感恩禪修讓她掌握了人生的鑰匙,不致跌跌撞撞,可以沒有後顧之憂地一心修行。「師父是我們靈性的父親,祂教導我們,『生活是為了修行,工作是為了度眾』。每次人生遇到挑戰時,我都在心裡向師父報告,祈請師父給我力量。」
「身口意」三業清淨的重要
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師父是一位三身成就的證道聖者,祂揭櫫修行成佛的心法是:「清淨、智慧、圓滿、圓覺」,首重「清淨」。此與世尊釋迦牟尼佛的「戒、定、慧、解脫」不謀而合。
禪宗六祖彌遮迦尊者:若了心非心 始解心心法
彌遮迦尊者是中印度人,原在深山裡修練仙法,因仙術超群,居8,000名仙人之首。後來,他聽聞禪宗五祖提多迦尊者到中印度傳法,便率領八千大仙前往皈依。彌遮迦尊者因修練仙道,世人又稱彌遮仙,最終得到提多迦尊者付囑大法,得佛心印,繼承佛陀正法法脈,為禪宗第六代祖師。
停止情緒內耗 找回身心平衡
內耗原本是指機器空轉,卻沒有相應的產能,運用在人的心理作用上,是指不斷地回想負面的事件,而造成心理的耗損。諮商心理師游心慈表示,內耗就像和自己的情緒打架,透過禪定及書寫練習,可以幫助轉移注意力回到當下,有效減少不必要的消耗,設定合理的情緒界線(區分自己或他人的情緒)、自我接納,就可以成為更高效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