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謝璦竹 攝影 / 簡侑俊
圖片提供 / 黃瑄詠
讀博士班時,與當時也正在讀博班的現任立委徐欣瑩是宿舍室友,黃瑄詠由此走上政治的道路。不同的是,徐欣瑩取得博士學位後,一路從議員、立委、選縣長都在幕前,而她則一直在幕後。但相同的是,兩人走上政治這條路,都是因為受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的鼓勵與啟發。
「現在我真心認為,這是一個好工作,雖然一開始難免覺得吃力不討好,而且家人還抱怨,如果要做助理,當初又何必念博士?」除了擔任徐欣瑩助理,同時也是釋迦牟尼佛救世基金會天下禪修會館負責人的黃瑄詠笑說。
黃瑄詠在交通大學(今改名陽明交大)博士班讀的是電機,一般人若在她的位置,畢業後不是選擇到竹科發展,就是留在學術界做研究,但黃瑄詠淡淡地說,「竹科不缺我這顆腦袋。」她說,「就算住在再華麗的豪宅,人都逃不離『苦』。」因此她也悟到,俗話說「政治清明是最大的慈悲」,的的確確沒錯。
國父孫中山先生說,「人生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政治是服務眾人之事」,黃瑄詠認為,很多事必須透過政治來解決,因此參與政治可以幫助很多人,例如,台灣有許多工廠直接將含重金屬的廢水排放到河川,徐欣瑩在擔任第8屆立委期間,其團隊成功促成霄裡溪沿岸工廠封閉排水管,從此廢水均過濾乾燥全回收。
悟覺妙天師父曾開示,人生有幾個轉捩點必須把握,包括求學、工作與結婚等重大抉擇,都將決定人生的命運。黃瑄詠悟到,只有累積足夠的功德福報,才能做出最佳選擇,在人生起飛的時刻,奮力跳躍!「人生要為自己創造適合修行的環境,而不是讓環境阻礙自己修行。」她說。
轉外境 創造適合修行的環境
黃瑄詠是在讀大學時入門禪修,清大入學前,入學通知裡有一大包社團招生宣傳單,「當時我看到禪學社的DM印了師父的法語(雖然當時並不認識妙天師父),覺得很不錯,只是大學生都很忙,並沒有立刻參加。」但巧合的是,室友中有一位是佛教徒,兩人便一起參加了禪學社。
黃瑄詠起先在社團學習禪坐,雖然一開始沒有很認真,一學期大約只上2、3堂社課,但大二(1994年)參加屏東達摩道場舉辦的禪修夏令營後,「就像神經被啟動了,因為佛的道場有接引靈性的力量,自此之後,我開始去會館正式入門上課,30年來從未翹過一堂課。」
每個人心中都有神聖的自性(靈性),經過證道明師開光的道場是人間淨土,因此在道場上課就像回到靈性的家,內心充滿喜樂。
第一次見到妙天師父也令她深受感動。大學時,一次正逢西門禪修會館開光,黃瑄詠擔任接待人員,她雙手合十迎接師父時,師父慈祥地看著她,「師父的眼睛好深邃!」頓時,她就莫名地想要對師父行大禮拜,雖然最後忍住了,但她在內心大喊:「這就是我的師父!」心中充滿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