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健康自然作息法

24小時健康自然作息法

文 / 黃建蘭(婦產科醫師)

「人」是大自然的一分子,但隨著文明的演進及人口的邀增,人類卻與大自然漸行漸遠,甚至還會破壞自然。

古代希臘醫學家希波克拉底克曾說過一句話:「人若越遠離自然,就越接近疾病。」

近年全球流行一股「回歸自然」風潮,尤其在生活較進步的歐美國家及日本,更是注重;目前台灣也慢慢走向這個趨勢,大如環保,小到個人,都是以保護自然,進入自然,和大自然共存為最高生存原則。

人類破壞大自然,大自然絕對會反撲,近年所冒出的「聖嬰現象」,或是全球性的氣候異常及各種污染問題,乃至如今人人聞之色變的SARS疫情,都只是冰山一角而已,未來如果全球環保工作仍不落實,問題還會層出不窮;然而「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屆時人類該往何處去呢?這的確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順應自然的生物節律性

由於自然環境的破壞,使得人類罹患疾病的比例也急速上升,如同前面所引述的希臘醫學家希波克拉底克說過的話,人類因遠離自然,所以遠離健康,和大自然界的動物相較,人類真的似乎比較容易生病,因此有學者認為,「人」是最不健康的動物,特別是都市居民。

既然與大自然接觸可以保健,那麼就應該順勢而為,才能適應自然界的各種變化。而整個自然界的變化是有規則性的,是有節律性的,例如晝夜交替、潮水漲落、季節替換、月亮盈虧…等。另外,生物的節律性也很明顯,無論是動物還是植物,都可見到他們隨著大自然的變化而變化。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Please login to bookmarkClose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