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謝璦竹
攝影/顏志倫
幾年前禪宗新年團拜上,有個節目是《與佛團圓》沙畫表演,編曲悠揚莊嚴、波瀾壯闊,最後的樂章並以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親自作曲的《同登喜樂佛國》為主旋律改編,在溫柔祥和的人聲層層堆疊中,搭配小鼓的行進感,將音樂帶到最盛大的高峰,在場眾人都深深感動。
《與佛團圓》講述禪宗從世尊以降的佛心傳承、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的弘法歷程,以及禪師普度眾生的悲心大願。配樂充分詮釋這個意義深遠的主題,以揉合管弦樂、人聲與世界音樂等的繁複編曲,並將曾獲聯合國殊榮的音樂大師宋昇平的作品《禮讚世尊》及妙天禪師以心經經文為詞,並親自作曲的《同登喜樂佛國》編入其中,演繹出極為澎湃宏偉的層次,緊緊抓住每個人的心。這樣繁複的音樂,創作者余曉峰當時還不到30歲。
余曉峰雖然年輕,她修行的資歷幾乎是整個一生,5歲時,父母就帶著她禪修,從小是許多師兄姐陪著她長大,因此一進大學,她就加入領袖社,「因為小時候聽師兄姐分享,覺得師兄姐都很優秀」,並擔任社長,積極投入禪行者的行列。
「我好像沒有什麼叛逆期的問題,因為從小到大,爸媽都給我很大的自由、愛與信任。他們是我的貴人。」余曉峰說。
父親余艇(法號覺妙功明)與母親羅佩禎(法號覺妙道蓮)都是理工背景,兩位都是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教授,余曉峰可以說出生在學霸家庭;不過,她從來沒感受過功課壓力,事實上,由於爸媽都非常忙碌,除了學校的教學與研究,余艇與羅佩禎也分別負責禪修會館,並都在財團法人世界領袖教育基金會擔當重任。「陪在孩子身邊的時間,應該不到一般父母的一半吧!」羅佩禎笑說。
儘管陪伴孩子的時間不多,但羅佩禎與余艇都很有信心,因為他們相信,在禪的能量場下,孩子個性都樂觀開朗,脾氣穩定,不會做錯誤的選擇。
菩薩家庭自由、愛與信任
悟覺妙天禪師正在推動地球佛國大家庭,禪師開示,地球佛國已降臨人間,大家要趕快加入,在佛法的洗禮下,從人的生命昇華為菩薩的生命,余曉峰的家可說就是一個菩薩家庭。
余曉峰與姊姊余曉嬋念的高中不是傳統的升學主義,而是採五育均衡的教育原則,每位學生畢業前都要交一篇正式的畫作,也鼓勵學生學習音樂,因此姊妹倆都受到藝術的薰陶,曉峰最後走上音樂創作的路,曉嬋也曾出版《金剛經》漫畫。
余曉峰大學時學的原是建築,畢業後從台南回到新竹,「爸媽都沒催我決定下一步,好像我可以一直在家裡住下去。」因為從小學二胡,大學參加國樂團,對音樂一直很有興趣,於是決定赴美學電影音樂;雖然大學不是音樂專業,卻成功申請到舊金山藝術大學(Academy of Art University)視覺媒體音樂製作與音效設計研究所,負笈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