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全球最吸金單一市場 – 東協 台灣沾得上邊嗎?

下一個全球最吸金單一市場 – 東協 台灣沾得上邊嗎?

北東協大量的基礎建設,帶動了新興市場需求;南東協經濟轉型過程,刺激了中產階級內需市場的興起,基礎建設加上內需消費2 大商機,正在慢慢改寫東協投資版圖。

文/鄧鎮銘

東協(AEC)目前是全球第7 大經濟體,預估在2030 年將躍升為全球第4 大自貿經濟區塊。

面對這麼一顆耀眼新星,台灣可以在這裡分享區域經濟的紅利嗎?新政府的新南向政策已啟動,但是要加入TPP、RCEP 可說是困難重重,東協10 加6 台灣也沾不上邊,雖然我們己進入APEC,但實質上,台灣正被全球貿易自由化浪潮邊緣化。怎麼辦?

東協以地理位置區分,可分為北東協(泰國、越南、緬甸、寮國、柬埔寨)與南東協(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汶萊)兩大區塊。

東協有6.5 億人口,僅次於中國、印度,是世界人口第3 大國。人口中60%以上在40 歲以下,人口紅利極大,中產階級占社會30%,消費市場潛力雄厚。明顯是一個旺盛、正在崛起的經濟體,不論是從勞動力、穩定的總體經濟情勢、內需市場、GDP 等面向觀察,都是向上飛揚的明日之星。

AEC、RCEP、TPP相互間有何關聯性?對台灣來說,如何做才不致被經濟區域整合邊緣化?

RCEP雖然是以中國為主導的區域經濟體,但是主架構仍是以東協為主體,是5個「東協10+1」FTA的設計思惟,包括東協10國加上中國、日本、韓國、紐澳、及印度共16國,所以東協一直認為,東協10國才是主引擎。

由於東亞區域平衡戰略興起,中國視美國為區域平衡的對手,但是從綜合性安全角度看,就不再只有軍事、外交手段,而是要加入經濟。縱觀歷史軌跡,中國與日韓之間都有歷史恩怨,美國也在西太平洋島鏈防禦上,聯合日韓防堵中國。

所以在這樣的氛圍中,東協採取兩面下注的手腕,既不得罪中國,也不得罪美國。東協的政治哲學是「磋商、磋商、再磋商」,這樣的政治口號,是不是聽起來有些耳熟!因為蔡總統也強調,她主導的政府是「溝通、溝通、再溝通」。希望新政府真能做到良好的溝通,不僅是對國人,也要對國際。

TPP vs RCEP

政府應採不得罪中國或美國的兩面策略

淡江大學東協研究中心主任林若雩教授認為,台灣或許也應該學學東協的兩面策略,不必要在中國或美國之間選邊站;台灣目前已獲得美國邀請參加TPP第二回合談判,也許可以藉此讓中國稍微讓步,也邀請我們參加RCEP的談判,而不是激怒中國,促使中國對台灣採取防堵,這樣就失去談判機會。

美國在西太平洋島鏈防衛戰略上,台灣處在重要關鍵位置,若中國拉攏台灣參加RCEP談判,最緊張的應該是美國,因為美方會擔心在區域防衛鏈上出現缺口,這樣台灣在取得TPP談判上,就會有優勢。

所以台灣在策略上不必過度親美或親中,應該兩邊押注。過去馬政府就是以親中為主軸,但卻引來年輕世代的不信任,終至引爆太陽花學運而失去政權。但現在蔡政府又似乎採取親美日防中國的策略,這又引發中國的強烈反彈,長遠來看並不明智。

台灣最終仍要以加入TPP及RCEP為最上策,自然政府必須去努力;但是我們受制於國際現實,勢必有一段長路要去突破;林若雩教授指出,為了達到我國經濟環境自由化和產業結構優質化的目標,台灣可以設定短中長期目標,積極主動與主要貿易夥伴,洽簽雙邊的FTA或經濟合作協定(ECA)。目前已有新加坡與紐西蘭已完成簽屬,但Who is next?

目標計畫都要設定,主政者腦筋要想得很清楚。前進東南亞不能忽略北京因素。無論是東南亞或南亞,都與北京有邦交,且大陸是這些國家的第一或第二大貿易夥伴,他們不想為台灣得罪北京,可以理解。

現在政府已跟東協這些主要貿易夥伴分別談判,包括印尼、泰國、馬來西亞、越南、菲律賓。當然對方也都在觀察,他們要看新政府的動向如何?中國對新政府的態度又如何?

其實中國若要寄希望於台灣人民,最好的方法,還是不要阻撓台灣的國際化空間,這樣會激起台灣人民的憤怒,會讓民進黨繼續執政。這對中國並沒有好處。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ClosePlease login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

您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