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長用心 里民安心

里長用心 里民安心

大家都說,里長是里民的「保母」,是街坊的「公僕」;如果「保母」象徵著愛心奉獻,那麼「公僕」就代表著自我犧牲、任勞任怨。《禪天下》特別走訪縣市區里,我們發現,里長們熱心鄰里服務不在話下,犧牲奉獻更是所在多有;然而在里長們任勞任怨的付出之中,政府能否配合區里的建設、能否制定照顧里民的政策,至關重要。其實,里長們也有很多照顧里民的實質建議,也有很多市政建設的宏觀想法,我們就來看看里長們怎麼說。

製作/編輯部

張文亮/新北市中和區秀義里里長

每月老人共餐超過400人次 增設路標指示牌
開設創意課程舊物研究所 加入地球佛國大家庭

新北市中和區秀義里里長張文亮在前(2022)年底當選里長,個性爽朗的太太于紫蕙是他的得力助手,從兩人身上可以感受到滿滿的動力和拚勁,連里民也感染了他們的服務熱忱,紛紛投入協助黃金資收站和關懷據點的共餐活動。

里上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長輩共餐,自去年8月關懷據點成立後,每月供餐超過400人次,「目前中和地區出餐數量最高的關懷據點,就是秀義里。」張文亮說,他們搭配每週6個課程時段,每週二、三、四中午都會供餐,每月還會辦一次150份餐點的大型共餐。

「在沒有資源和經驗的條件下,里民把票投給我,就是一份信任,所以我一定要擔起責任,照顧好里民,讓大家以住在秀義里為榮!」張文亮說。

一開始,里長太太于紫蕙除了親授課程,還要準備長輩午餐,後來有位大姐自願擔任主廚,並為資源回收站的義工準備點心。不僅如此,「資收站空間也是由熱心里民出借的,」張文亮說。

寬敞的上課活動場地,原本是窗簾家飾品牌存放布料的倉庫,已閒置10多年,某次張文亮到樓上做里民服務,看到一樓在裝修,就希望能在這裡辦共餐和其他活動,讓更多人一起參加。一般近百坪的租金都不便宜,但房東聽說是要用於服務里民,慨然答應便宜出租。于紫蕙笑說:「說來奇妙,只要對里民有益,里長想做什麼,都會有貴人出現。」

張文亮共餐辦得認真,出席的長輩愈來愈多,費用的支出壓力也日益增加,讓他頗傷腦筋,此時出現幾名志工發心幫忙,趁著里民倒垃圾時,協助回收資源,後來連隔壁里都打電話來請他們去載回收物,而資收款項就挹注於長輩共餐基金。

張文亮的里民服務有幾個特色,一是課程具創意,像舊物研究所是由志工帶著長輩,把廢棄雨傘布或舊衣翻新作成帽子、包包和背心等。于紫蕙說,「舊物研究所」主題多元,帶動里民把家裡的廢棄物拿出來再利用,上課氣氛輕鬆,每個人都可以是師資,一起分享創意,互相學習。

新北市中和區秀義里

熱心義工一起下廚,為秀義里關懷據點共餐的長輩準備餐點。(圖片提供:張文亮)

二是里民無暇照顧自己栽種的花草時,里辦可以協助。記者採訪當天,于紫蕙就和幾位志工去社區幫忙種花,讓原本雜草蔓生的花圃重現美麗,還有志工主動認養後續的維護照顧工作。

未來,張文亮希望能更深入關懷社區,協助更多需要幫助的家庭。此外,由於中永和的巷弄複雜,他也陸續爭取增設更多路標指示牌。

張文亮夫妻和印心佛法禪門淵源頗深,他們的多年好友就在禪門修行,所以當永和禪修會館負責人覺妙廣蓮和義工邀請他們加入地球佛國大家庭時,他們立刻就上網報名,也邀請禪修會館到里上舉辦有益提升身心靈的活動。(文/陳羿緻)

邱美津/新北市淡水區鄧公里里長

低碳示範社區 銀髮俱樂部 兒少關懷據點
垃圾山變開心農場 盼原公園地改長者活動中心

新北市淡水區鄧公里里長從捷運淡水站出來,沿學府路往淡大方向就是鄧公里,該里是新北市政府認證的銀級低碳示範社區,常有各界前來觀摩參訪。里長邱美津投入對家鄉的改造,不但把垃圾山變成開心農場,建設低碳示範社區,還半自費承租服務處,白天是銀髮俱樂部,學校放學後是兒少關懷中心,每天都有志工忙進忙出。

邱美津從前是鄧公國小家長會會長,之後當選淡水鎮民代表,隨著新北市升格、取消鎮民代表後,為延續對鄉親的服務,出馬競選里長。

訪談當天,上午的蔬食教學剛結束,邱美津說,為了減碳,食材都是採用當地的蔬果,與忠寮社區發展協會及淡農超市合作,預計有5週課程,每週都示範不同國家的料理。

環境部推動低碳永續家園認證,新北市是第一個獲得最高銀級認證的縣市。新北市環保局依據各區里特色,輔導參與行政區與村里層級認證,目前計有6個區及12個里取得銀級認證,鄧公里就是其中之一。鄧公里因為靠近捷運站,得天獨厚,又獲得自主防災社區認證,流經里內的庄仔內溪生態整治也頗有進展,都是獲得認證的一環。

邱美津最津津樂道的,在鄧公路山坡上原有一處長年堆積垃圾,但現已變身為美麗的開心農場,種滿果樹、蔬菜與香草植物,還有生態池與歇腳亭,蝴蝶蜻蜓飛舞其間,不但鳥語花香,且可說詩情畫意。「農場種植的都是柑橘、檸檬、芭樂等低經濟價值的果樹,里民原本覺得奇怪,後來才明白這些是給鳥類吃的!

邱美津有一群熱心服務的志工,不只維護環境清潔、打理農場,還要幫忙陪伴長者與兒少課後照顧。服務處每天上午和下午都有課程,包括韻律操、拼布班、國畫班及外丹功等;下午4點放學後,由鄧公國小轉介的孩子會過來服務處,到了聖誕節等節日,還會舉辦同歡會;元宵搓湯圓、畫燈籠,新年寫春聯、賞煙火,鄧公里生活十分熱鬧。

里內還有國定二級古蹟鄞山寺,寺內有清道光年間從閩西汀州奉請來台的定光古佛,加上庄仔內溪上游有台灣第一座自來水廠,因此不時會舉辦小旅行走讀班,讓大家認識在地歷史。「鄧公一詞就是『定光』的閩南語諧音。」邱美津說。

新北市淡水區鄧公里

上為鄧公路上的開心農場。下為國定二級古蹟鄞山寺。

如果說還有尚未完成的心願,邱美津希望里內先前劃設為公園地60多年的空地,兩年多前解編後,新北市府推出獎勵措施,她希望很快能有推進,除了15%的地還給地主外,「我在市府行動治理會議上向侯市長提議,是否可以建設為淡水區第一座長者活動中心?」

她認為,公托不足的問題已在改善中,但老人家也需要活動場所,在無障礙空間中,規劃相對簡易的活動及運動,可以延緩、避免失智的發生或惡化。(文/謝璦竹)

收藏本篇文章
Please login to bookmarkClose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

您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