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植物工廠 滿足你的都市田園夢

家庭植物工廠 滿足你的都市田園夢

食安問題頻傳,間接引發「植物工廠」熱潮。不怕颱風豪雨造成菜價上漲,沒有農藥和重金屬殘留問題,「小菜園」不只滿足了都市人自耕自食的夢想,也讓「現採現吃」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文 / 黃馨儀   攝影 / 張紫玲
圖片提供 / 菁饌生技

有30年歷史的台北國際光電展,首次出現「植物工廠」的攤位。突破往年只見液晶面板、LED等冰冷科技產品的印象,展場中鮮活清脆的蔬菜立即成為最吸睛的亮點。

何謂植物工廠?研究植物工廠19年的台大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系主任方煒表示,植物工廠就是在設施內,透過控制植物的生長環境(水、溫度、二氧化碳濃度、養分、水分)進行栽培,並觀察植物生長狀況,配合人為環境控制,使蔬菜能進行全年、計畫性的生產。簡單來說,透過人工控制溫度、濕度、光照,在冰天雪地中栽培出熱帶蔬果,就是植物工廠的最高境界。

「植物工廠」最初的研發目標是化解糧食危機、維護食品安全。透過自動化的人工環境,用LED燈取代太陽,用水取代土壤,以補充營養液取代傳統的施肥,讓植物在無塵室中生長,無菌、無蟲害,自然也沒有使用農藥的問題,因此植物工廠種出來的可說是十足科技化的農作物。

這麼說來,植物工廠是不是只屬於科技大廠的專利呢?當然不是。透過持續創新,國內也有廠商研發出「家庭用」的植物工廠,即便你不是工程師、沒有農學或生物科技背景,只要懂得基礎的植物栽培技術,就可以「宅」在家中當個快樂的「都市農夫」。

蔬菜香草瓜果皆可種

驅車前往陽光明媚的台中豐原,來到菁饌生技的工廠,二樓展示著一座座比冰箱略大,被稱作「小菜園」的家用型植物工廠。沒有無塵室,也沒有冷氣,但一株株青菜卻以翠綠鮮嫩的葉片說明自己的健康與生命力。

「當初會進入家用型的市場,是因為我們董事長罹患胃癌,他吃了嘉義大學教授推薦的水耕蔬菜之後覺得很好,所以決定加以推廣,讓植物工廠可以深入家庭」。

菁饌生技工程師顏嘉佑表示,植物工廠在台灣其實醞釀已久,但從前因為LED燈價格較貴,日光燈又有照度不足和光衰率過高等問題,所以只有學界在研究。近年來由於LED燈成本下降,加上食安風暴後國人開始關注如何「吃得健康」,才推動菁饌生技於2012年成立公司,進軍家用市場。

除了嘉義大學外,菁饌生技也跟朝陽科大工業設計學系進行產學合作,「小菜園」的機台便是由工業設計系的教授設計而成,植物栽種工法則來自於學界技術轉移與公司內部的研發創新。「小菜園」目前不僅可以種植萵苣、蘿蔓等生菜,也可以種芹菜、九層塔、紫蘇、薄荷等香草;難度較高,需要人工授粉的小黃瓜、番茄、草莓,乃至於1公斤要價新台幣1萬2000元的「非洲冰花」, 通通可以靠這座機台種出來!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Please login to bookmarkClose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