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手機vs.心靈健康的世界潮流

AI手機vs.心靈健康的世界潮流

文/謝璦竹   攝影/簡侑俊

人工智能(AI)時代來了,許多應用已經可以在手機上使用,從去(2023)年下半年開始,陸續有多款結合AI應用的手機問世,可以透過AI進行即時翻譯、製圖、搜尋等,蘋果9月上市的iPhone 16也將透過更新,啟用Siri整合ChatGPT的功能。除了這些幫人類工作五花八門的AI應用外,還有一款獨特的AI應用,甚至可以照顧身心。

所謂AI手機,指的是能運作AI模型的手機,為了確保能跑動複雜的AI模型,AI手機使用的處理器需整合CPU(中央處理器)、GPU(圖形處理器)與NPU(類神經處理器)功能在一個晶片上,如同AIPC一般,能夠在裝置上做運算,而不必全都回傳雲端。

大型AI運算必須回傳到雲端,因此十分耗電,也衍生會不會洩漏使用者資訊的疑慮。不過,前台北商業大學校長、叡揚資訊數位轉型大使張瑞雄指出,AI手機透過RAG(retrieval augmented generation,檢索擴增式生成系統)等多種技術,手機會優先參考裝置上的內容來做本地運算。

RAG會從權威、預先確定的資訊來源中擷取相關資訊,「這代表手機可以區隔辨識資訊來源,因此可保障使用者資料不外洩。」張瑞雄說。因此,過去大型語言模型(LLM)在沒有答案時,會顯示虛假資訊,或是提供過期資訊,以及從非授權來源建立回應等問題,也可獲得改進。

以自動駕駛汽車為例,為了辨識相機回傳的動態,車上電腦要足夠強,才能盡量在汽車本地進行運算。AI手機模型比較小,能力上的要求比較低,舉例來說,蘋果即將推出的iPhone 16,Siri會變得比較聰明,除了提供資訊,還可以直接幫你完成工作。「例如可以幫你訂票,」張瑞雄說。

三星、Google、華碩以及小米等都已經推出具有AI功能的手機,蘋果預料將在9月推出的iPhone16,也將是一款AI手機。

蘋果Siri將結合ChatGPT,當Siri想要使用ChatGPT時,在使用者同意將資訊傳送到雲端的前提下,會提供來自ChatGPT的建議。

目前具有AI功能的手機APP,像是三星S24系列的「搜尋圈」,只要圈選網路或社群上感興趣的照片,例如網美身上的衣服或穿搭品,AI就能立刻找出該產品的詳細資訊。「通話即時翻譯」可把雙方的語音即時翻譯成指定語言,並同步檢視文字翻譯,對旅遊與跨國會議助益很大。

S24的錄音功能也加入AI應用,能把錄製的語音即時轉成逐字稿,並可透過智慧分析整理出會議摘要、翻譯等;另外,在拍照與修圖方面,具有生成式相片編輯功能,可運用AI技術任意移動、移除照片中指定物件。

去年10月登場的Google Pixel 8系列也具有AI功能,「完美合照」可以自動辨識團體照中每個人各自最上鏡的時刻,並合併成一張每個人看起來都完美的合照。「魔術修圖」能消除照片中的干擾元素,例如改變天空顏色,「魔術降噪」會自動辨識影片裡的不同聲音,並提供豐富的微調工具。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Please login to bookmarkClose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

您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