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世界各國的社會住宅

他山之石 世界各國的社會住宅

先進國家早已發現問題的癥結點,開始大量興建社會住宅,早期解決了離鄉就業的年輕勞工居住問題,後來擴大到老人、身心障礙、單親媽媽、受家暴婦女、貧病民眾、失業勞工、離家就學學生、新婚夫妻、中低收入戶、平地原住民、災民、遊民等。

文 / 覺妙地明   圖片提供 / 社會住宅推動聯盟

世界各地的社會住宅,是如何建設、管理、和維護的?台大社工系教授林萬億特別為此到歐洲訪查,他到了瑞典一戶社會住宅社區的家中,住了兩個星期,親身融入社區觀察。他發現社會住宅與社區的住宅是混合設計的,外觀上完全看不出來,所採用的建築材料也是高級建材,建築造型設計得非常美觀,與旁邊的一般住宅幾無分軒輊。

社會住宅外觀設計像豪宅

更讓人訝異的是,社會住宅裡的住戶,並不是我們想像社會底層的弱勢,當然老人與身障優先是基本政策,但政府是以收入在全國40%以下的人可以申請,並以積點方式評分。不過許多符合條件者,因工作位置或其他因素並沒有申請,所以收入排序至60%者還是有機會入住,使得住在裡面的住戶,完全沒有弱勢的形象,反而居住水準與品質並不低。

♦ 荷蘭、丹麥

荷蘭也是,荷蘭的社會住宅甚至比一般的民宅蓋得更漂亮,首都阿姆斯特丹50%的建築都是社會住宅,城市裡四處可見古典優雅的建築,就如同台灣所見某些知名的豪宅一般,但它卻是出租的社會住宅。鹿特丹也有將近一半的建築屬於社會住宅,優雅炫麗的建築造型,讓城市景觀顯得美輪美奐。

這表示社會住宅的存在,是都市發展中必然的趨勢,是工業發展中不可避免的住居型態。林萬億說,城市發展到某一階段,土地一定會漲價,當一個國家把土地當成買賣的產品,房價一定會逐漸飆升;如果國家土地廣大就不會有問題,但土地不大的國家像歐洲的荷蘭、瑞典、丹麥、挪威、英國,亞洲的台灣、新加坡、香港、韓國、日本等,都出現了土地飆漲的問題。

這些地區對房價的攀升至為敏感,因為一旦疏忽,高房價會形成社會問題,於是早在百年前開始,這些國家即陸陸續續推動公有租賃住宅,以解決弱勢民眾的居住問題。但當上述其他國家都對敏感的房價飆高做出因應措施時,唯獨台灣政治人物忙於政治鬥爭,根本不在乎居住問題的嚴重性。「台灣是這些國家中,對於房價飆升敏感度最低、也是最放任的國家。」林萬億無奈地說。

先進國家早已發現問題的癥結點,開始大量興建社會住宅,早期解決了離鄉就業的年輕勞工居住問題,後來擴大到老人、身心障礙、單親媽媽、受家暴婦女、貧病民眾、失業勞工、離家就學學生、新婚夫妻、中低收入戶、平地原住民、災民等。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Please login to bookmarkClose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