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補冬補健康

立冬補冬補健康

文 / 章碧薇

冬季即將來臨,立冬之後,天氣開始轉涼,華人傳統習慣會在此時透過藥膳或火鍋進補,慰勞身體一整年的辛勞,也藉此來保暖禦寒,預防疾病。俗諺說:「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佳寫照。

早期因社會物資缺乏,食物取得不易,平常吃得節省,因此習慣在立冬進補。相較之下,現代人物資充足,有營養過剩趨勢,營養師柯曉彤建議,要均衡飲食、適量攝取,避免補過頭。

均衡飲食原則為何?國民健康署(下稱國健署)提供民眾「我的餐盤」飲食建議,每日應適量攝取全穀雜糧、豆魚蛋肉類、乳品類、蔬菜類、水果類和油脂與堅果種子類等6大類食物,因此在冬令進補時,可以遵循此原則,顧及身體健康。

歲末也是各公司團體聚餐的時節,容易不小心吃太多,柯曉彤建議以8分飽為原則,不要過量,在用餐前先夾好要吃的量,避免不自覺攝取過量。

冬令進補不只要補血補氣。柯曉彤指出,國人飲食普遍缺乏攝取膳食纖維。膳食纖維可以預防便秘、腸癌、腦血管疾病等,因此可趁此時機補充攝取。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有蔬菜類、水果類及未精製的全穀雜糧,包括糙米、地瓜、南瓜、山藥、蓮子、薏仁等。

柯曉彤表示,未精製的全穀雜糧因加工較少,保留了足夠的維生素B群、維生素E群、植化素及礦物質等,可以攝取更完整營養素,建議平日3餐中,至少要有1餐以未精製的全穀雜糧為主食。

柯曉彤表示,均衡飲食最好從平常做起,一日至少要吃3份蔬菜和2份水果,因為蔬菜熱量較低、營養價值高,是很好的進補食材,常見的冬季蔬菜有:高麗菜、白蘿蔔、大白菜、茼蒿,這些蔬菜在燉湯時也適合作為湯底材料。

未精製的全穀雜糧富含膳食纖維與營養素

未精製的全穀雜糧富含膳食纖維與營養素。

進補的飲食原則

冬令進補火鍋香氣四溢,令人不覺垂涎三尺。柯曉彤說,進補藥膳食材多元,然而不一定都適合自己,如果有疑慮,尤其患有特殊疾病者,吃之前最好先諮詢醫師或營養師,量身訂製自身合用的食譜。至於一般人,若能依照以下幾點原則來進補,既能滿足口腹,又吃得健康。

避免高油脂與加工食品
火鍋料應多選擇天然原型食材,避免油炸及加工食品增加人體負擔,建議減少沾醬,選擇天然食材,如蔥、薑、蒜、辣椒、檸檬來調味。

少喝火鍋湯
火鍋湯有很多種,可以選擇清湯、昆布、無糖豆漿等較清淡的湯底,油、鈉的含量也較少。飲用前,先將浮在湯表面的油脂撈起再喝。另外,經過反覆烹煮的湯底,鈉含量比較高,建議淺嚐即可。

節制飲酒
有人習慣以喝酒暖身。事實上,根據國際癌症研究署(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研究指出,酒精飲料已被列為一級致癌物,最好避免喝酒。國健署建議,男性飲酒量每日應控制在2個酒精單位(註)以內,女性則不超過1個酒精單位。真的想喝,務須節制。

(註)1酒精單位=10公克純酒精
酒品容量(公克)╳酒精濃度(%)╳0.785(酒精密度)=每瓶酒精含量(公克)。(資訊來源:衛生福利部)

避免精製糖
市售的含糖飲料及糕點,其熱量及含糖量都很高,有些甚至高達一份正餐的熱量。如果進補時想搭配飲料,可以考慮無糖茶、優酪乳、牛奶、穀類茶等,是更好的選擇。

冬天也是疾病好發的季節,在進補滋養身體的同時,也應留意調整作息,不要熬夜,並注意保暖。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Please login to bookmarkClose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

您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