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在土壤液化區,怎麼辦?

我家在土壤液化區,怎麼辦?

土壤液化是個問題,但不必看得太過嚴重;真正要重視的,還是要回歸建築結構的安全。

文/鄧鎮銘
攝影/鄧鎮銘、張紫玲

政府雖然在上(3)月公告土壤液化潛勢區域,但是南台大震造成的維冠大樓倒塌,卻不是土壤液化問題所引發;因為旁邊比維冠大樓更舊的房屋,連裂痕都沒有。

土壤液化,只能說是房屋坍塌的原因之一,這次維冠大樓會坍塌至此,如果不是施工出問題,就是設計不當,問題必須釐清。

土壤液化≠房屋會倒

前內政部長李鴻源指出,土壤液化雖說是個問題,不過並不代表土壤液化的區域就不能蓋房子。像荷蘭,整個國家都是土壤液化區,還是可以蓋房子,只是在土壤基礎部分要作特別處理,施工時,有些工法要再進行加強。所以它是個問題,但沒必要這麼驚慌。

台灣建築安全履歷協會理事長戴雲發表示,土壤液化當然是造成房屋倒塌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所有液化都有危險。液化可分為輕微液化、中度液化以及嚴重液化等,不能只用一句「土壤液化=危險」帶過。

當然土壤液化區,在建築結構上必須強化是有必要,但完全恐慌於土壤液化,卻是本末倒置。應該要注意建築結構的強化,以及設計施工的完備,才是正途。

眾所皆知,扎實的建築結構才是住戶安全保障,但台灣卻沒人在意,這是一個極其諷刺的市場生態。

其實,這也歸咎於我們的建築文化,台灣的建築向來是以外觀作唯一取向,鮮少人談及建築安全。通常一棟建築,掛上聲望很高的建築設計師,再配合高知名度的房屋代銷公司,就可以高價位完銷,有誰會在意建築結構安全?

民眾只關心房價 不在乎安全

當建築公司耗資千萬經費,強化建築結構工程,但消費者卻不在意時,這個錢就等於白花了;於是建商也樂得偷工減料,只要用高級磁磚、大理石外牆,把外觀包裝得光鮮亮麗,就可以賣出高價,既可搏得建築公司名聲,又可賺進利潤,何樂不為?所以市場也是消費者養出來的。

建築業者不願花功夫在看不見的地方,消費者就得苦嚐居住不安全的苦果。所以,建築業若不將工程結構透明化,我們的建築市場將永遠是劣幣驅逐良幣。

這是國人對於建築觀念必須修正的地方,只有建築業者都站在建築結構安全的基礎上,採取良性競爭的態度,台灣的建築安全才能真正被重視。否則大家都虛應故事,在建築物光鮮華麗的外表下,內絮恐怕早已潰爛。

所以,土壤液化是個問題,但不必看得太過嚴重,真正要重視的,還是要回歸建築結構的安全。

李鴻源說,地震的發生,本來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就像人會發燒一樣。譬如海上的溫度如果升高了,就會產生颱風來散熱;地底累積了過多能量,就透過地震來釋放;這都是正常的自然現象。只是我們生活在這個地方,要在這裡蓋房子,那就應該要有智慧與大自然共處。

台灣地貌,活動斷層分布在全台各個地區,大小地震不斷。必須注重建築物的防震結構安全, 才能與大自然共處。(資料來源: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台灣地貌,活動斷層分布在全台各個地區,大小地震不斷。必須注重建築物的防震結構安全, 才能與大自然共處。(資料來源: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其實基本上,這就和「禪」的精神一樣;因此,人類必須認清一個事實,就是人不能勝天,人並不是地球的主宰。

土壤液化資料過去為何遲不公布?

內政部早在3年前,就已經把「土壤液化」的資料作出來了,但為何遲不公布?近月來,報章媒體也出現許多質疑。

李鴻源回憶道,「當初遇到的困擾是要不要公告?要如何公告?」因為公告必須有公告的法源,當時雖想公告,卻找不到法源。

所以民眾必須理解,政府不是今天得到資料,明天就可以立即刊登在報紙上。「政府若要公告,首先一定要有法源,而且公告不是只公告事件,還要同時公告整個配套措施。」李鴻源提出說明。

其實3年前的那份資料,雖然在國土規劃的精度是足夠的,但還不足據以付諸工程設計。資料的收集絕非簡單之事,公告則相對簡單,但公告之後要怎麼做,配套要同步提出。

譬如,根據3年前的資料,台北市的士林、北投、大同、中山、萬華等行政區,都是土壤液化區,這等於是半個台北市了,但它並不表示全區都是危險區。所以政府的公告應該是說:這些地區是警示區,如果要再要求更詳細的資料,還要把實際情況都弄清楚,甚至要在地下鑽1,000個孔,才有辦法提出對策。

由此可知,民眾並非所有資訊都一定要知道,因為對一般人而言,即使知道這些資訊,也不見得會解讀,所以就算知道了,也沒有用。

資訊應該要透明化,但要透明到什麼程度,必須講清楚。以日本為例,只要發生重大災害,一定只有NHK作唯一報導,及對外發布相關訊息,其他媒體都不行。

可是台灣如果也這麼作,馬上就會被扣帽子;結果變成所有記者全都跑到第一線,報導一些非全面性的事實,或是尚不成熟的訊息,反而誤導民眾。這是台灣的媒體生態。

其實,有些資訊在未臻成熟之前,是不宜讓大眾知道的;就像用電鍋煮飯,有人會在飯還沒煮熟之前,就掀開鍋蓋看嗎?並不會,因為鍋內的情形只是過程,等飯煮熟了,直接吃飯就好。

所以資訊透明後,也許對民眾而言,會有幾種情形發生:第一,資訊對民眾並沒有用;第二,民眾可能會錯誤解讀;第三,因為對資訊錯誤解讀而產生恐慌,有人可能會因此得憂鬱症。所以,待資料周全,同時也做好因應對策再公布,也許比較好。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ClosePlease login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

您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