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困境才能翻轉農業

突破困境才能翻轉農業

面對當前台灣農業所面臨的5大困境,政府與農民該如何跳脫出這樣的惡性循環,提振農業競爭力,重新找回台灣農業的新動能?

文、攝影/高毓霠

面對全球進入綠金時代及工業4.0世界趨勢下,當前的台灣農業卻面臨產業轉型,以及農村人力流失的困境,形成弱勢產業,亟需改革與創新。

新政府上任,農民期許農業也有新氣象,因此更迫切需要中央政府整體規劃擬定政策,配合地方政府更積極推動,以跳脫出當前的惡性循環,強化農業結構優化的力量,提振農業競爭力,並接軌國際。

想要翻轉台灣農業競爭力,活化農業發展,仍面臨以下5大困境待解決:

困境1、人力高齡化與勞力缺工破口大

農夫平均耕作年齡62歲

農夫平均耕作年齡62歲,勞動力高齡化,成為阻礙農業活絡的根本問題之一。

台灣農業人力高齡化,平均耕作年齡為62歲。雲林縣農民大學計畫主持人戴守谷博士指出,台灣農業面臨諸多困境,最根本的問題在於農民高齡化與勞動力缺乏,要防止農村的空巢化,其關鍵在於農村缺乏就業機會,應鼓勵青年回鄉務農。「過去幾年,台灣農業並未完全缺工崩盤,在於約有20多萬新住民投入台灣農業市場,才稍稍緩解缺工問題。但將來新住民會愈來愈少、加上台灣少子化問題,人力高齡化與勞力缺工破口只會日益嚴重。」他憂心地說。

填補農業人力斷層 鼓勵青年回農

勞動力一旦匱乏,產業就不容易有好的發展,他認為現在是個好的時代,如何填補農業人力斷層,就是,囡鼓勵年輕人回鄉務農。

以農民大學為例,平均每年可訓練100位學生,讓這些學員成為地方散播農業產業發展觀念的種子,並透過農民社群、產業效應,整合創新,發展台灣農業的新動能!尤其現在回農的年輕人,多數具備大專學歷,有基本資訊能力,透過農業4.0引進新的技術,更有助生產力提升。

困境2、農業保險腳步未與時俱進

「投資農業等同於糧食供應安全的問題,甚至可以被視為國防安全的問題」戴守谷認為,農民並不需要政府不停提供補助,因為愈補助,反而愈弱勢,要做的是強化農業結構優化的力量,其中農業保險推動,應盡快跟上腳步。

開辦農業保險 解決生產過剩問題

雲林縣農業經理人協會理事長謝萬來表示,像是農產品常因水災、風災導致大量損害,與其每年撥出幾百億農業災害損失補貼,不如從農業保險做起,畢竟農災申報常人滿為患,部分農們無法及時拿到補貼,常血本無歸,若透過農業保險機制,就可以及早拿回本錢,再進行下一期的耕作。

另一好處是,加入保險機制,必須提出相關生產計畫、產銷履歷,藉此做計畫性生產,有助穩定農作物價格,改善農產品生產過剩的問題;由於必須有完整產銷履歷,剛好與食安議題強調產銷溯源機制相輔相成。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ClosePlease login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

您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