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幾乎每個人都有肩頸酸痛、手腳冰冷、腰酸背痛…的經驗,這些症狀雖然不是病,卻讓人很不舒服。求助於醫生,答案千篇一律都是「血液循環不良」。到底血液循環不良是怎麼一回事呢?
文 / 呂宜霖
在西醫學理中,並未對「血液循環」有所定義,但中華中醫學會理事長陳贊文表示,在中醫書上的確是有「氣行血行;氣滯血瘀」的說法,所謂氣滯血瘀,就是血液循環不良,關於它的成因,陳贊文認為有以下5種。
引起血液循環不良的5種成因
1. 內因:
因情緒的憂鬱、焦慮、急燥…所造成的「氣行不順」,主要病徵是胸口悶痛及頭痛。其成困相當廣泛,舉凡工作壓力過大、長時間消耗腦力、體力透支而引起情緒失控等,都可能造成氣滯血瘀。
2. 外因:
因風、寒、暑、濕、燥等因素而引起的身體不適,如鼻塞、痰滯、風濕、中暑等。如果不能調適長時間所處環境的溫、濕度,或長時間受風,都可能引起氣行不順。
3. 不內外因:
諸如蟲獸咬傷、刀傷、火傷等。例如小朋友身上常見的「紅豆冰」,還有在外傷傷口周圍的局部血瘀,多半屬於皮膚表層的病徵。另外,孕婦在剖腹生產時,若醫師以橫切刀法接生,容易切斷多條經脈,而引起氣行不順,則調理更困難,將來罹患婦女病及更年期的症狀也會比自然產婦女嚴重。
4. 飲食無節、起居無時:
飲食不正常很容易造成腸胃血瘀,比方像胃漬瘍。而起居作息不正常則會影響臟腑經脈的運作時間,容易引起該經脈發生血瘀,例如大部份的肝疾患者都是因熬夜而錯過凌晨一至三時的肝經運行時間。
5. 長時間不變換姿勢:
如果用橡皮筋長時間綑住手指,會造成一道瘀傷,所以若長時間維持同樣的姿勢工作,也很容易引起受力位置的瘀傷,例如久坐者常會出現腰酸背痛的症狀。另外像痣瘡,也是因臀部長時間受力而使臀部血液發生血瘀,變成痣瘡。長時間站立者,因小腿受力太久,則會產生靜脈曲張的血痕。
不孕症也與長時間久坐有關,比方上班族女性常在月經期間發生劇痛,這是因為久坐及缺乏運動,以致氣血循環障礙;甚至有些人還因此導致經血逆流入輸卵管、卵巢,引起下腹及腰部疼痛。
5個點子暢通血液
讓你的手腳從此不再冷冰冰
很多人都有手腳冰冷的困擾,這其實是血液循環欠佳所致。以下我們提供5個好點子,讓你可以從裡到外讓血液暢通,不必再為手腳冰冷而苦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