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林麗文
炎炎夏日,火傘高張,節節升高的溫度,好像要把人融化了一般,心情也跟著浮躁起來。這還不算什麼,因為隨著氣候與溫度的變化,許多夏日疾病伺機而動,腸病毒、腸胃炎在旁虎視眈眈。
為讓小孩健康過一夏,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何一成等專家,要提醒家長一些生活準則,以及疾病的預防、對治方法,讓每個孩子的夏天充滿歡笑、樂趣,高唱:「疾病不要來!」
腸病毒
每年的夏天,台灣的地區都會有腸病毒的流行,甚至威脅小朋友的性命,而腸病毒的種類多達六十幾種,台大小兒科醫師李秉穎說,每年都會有不一樣種類的腸病毒在流行。
腸病毒的傳播是藉由糞口(fecal-oral)傳染,也可能經由呼吸傳染。較易發生於幼兒,一般常見於夏秋兩季,潛伏期約為2〜5天,臨床上可引起多種疾病。
主要症狀
發燒、喉嚨起小水泡或手上、腳上起小水泡。
家長該注意的事
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何一成表示,腸病毒71型會導致嚴重併發症,包括腦炎、肺炎、心臟衰竭,大多是在發病後五至七天以內,必須特別小心。在這一段時間,必須要讓小孩好好休息,並且觀察是否有嚴重的病症的先期症狀。
如果小孩有下列情況,一定要馬上送醫就診:持續發燒、持續性嘔吐、神智不清、抽搐、昏迷、劇烈頭痛、頸部僵硬、肢體麻痺、呼吸急促、全身無力、心跳加快、心律不整。
你可以這麼做
罹患腸病毒的小孩,因為嚴重的咽峽炎,常會吃不下東西,醫生建議,可給他吃些布丁、冰淇淋等涼飲,較易吞嚥。
醫生的叮嚀
2個撇步預防腸病毒:
撇步 1 多洗手
何一成表示,腸病毒是經由糞口傳染,多洗手就是最好的預防方法,並且要養成正確洗手的好習慣。才能讓病毒不上身。
撇步 2 增強免疫力
何一成說,腸病毒、輪狀病毒是穿透腸黏膜而使身體生病,平常多注意腸道的保護,讓腸內的好菌增加,能抵抗外來的病菌,家長可以給小孩補充優酪乳,每天只要喝50cc,就有不錯的功效。
腸胃炎
「我肚子好痛!」、「醫生,小孩不停上吐下瀉,怎麼辦?」這是每次到了夏天,小兒科的門診最常聽到的話。何一成說,這時候會經常看到一些上吐下瀉、脫水、腹痛的小病人來求診,腸胃炎可以說是夏天最普遍的疾病。
腸胃炎是病毒或細菌感染所致,只有極少數是寄生蟲所引起。造成感染的原因,大多數是因為食物不當的烹調、保存或水源污染,而夏天因為氣候悶熱,細菌容易孳生,所以更是這類疾病的高峰期。它也是經由空氣、接觸、口糞傳染。
主要症狀
上吐下瀉、肚子痛、發燒、食慾不振。
家長該注意的事
何一成說,罹患腸胃炎的病患必須要忌口,飲食上要以清淡流質類食物為主,並補足水分、防止脫水,大部分的小孩都能在一、二天內痊癒。
值得注意的是,要擔心孩子是否為「沙門氏菌感染」,何一成表示,它的症狀和一般的腸胃炎類似,包括肚痛、腹瀉、發高燒等,主要的差別是患者的大便帶血絲和黏液,如果小孩抵抗力較差,還可能併發敗血症,造成腸穿孔、腹膜炎,有生命危險,不可輕忽。
你可以這麼做
孩子因為拉肚子,容易造成脫水的現象,除了水分以外,也要注意電解質的補充,現在市面上的藥房都有販賣現成的電解質補充粉(非運動飲料),可以依照上面的標示,少量多次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