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濃憨兒窯手作工房 曾炎輝奉獻愛心30年 教憨兒作陶

美濃憨兒窯手作工房 曾炎輝奉獻愛心30年 教憨兒作陶

文 / 陳羿緻    攝影 / 吳士正

一般為身心障礙者所設置的服務場所,人們常聽到的都是庇護工廠,對於「日間作業設施」(或稱小作所)可能比較陌生。小作所是服務無法進入庇護工廠的身心障礙者,讓他們日間可以就近在社區進行活動或作業,一方面提升適應社會的能力,一方面也減輕家人照顧的壓力。

在高雄美濃的客家小鎮上,有一間特別溫馨、專門照顧慢飛兒的小作所「美濃憨兒窯手作工房」(以下簡稱憨兒窯),創辦人是前旗山國中特教班老師曾炎輝。憨兒窯有20名學員,平日早上跟著曾炎輝學習捏陶或拉坏,下午則安排課程教他們寫字、畫畫、唱歌、吹陶笛、做手工皂等文康活動。

和一般小作所不同,曾炎輝以滿滿的愛心,積極為憨兒創造更多機會,除了教導他們作陶,還帶他們上山幫獨居老人打掃,或是到社區的關懷據點為長者開課,曾炎輝主講,憨兒們就擔任「小老師」,協助長輩捏陶,完成一個個獨一無二的陶碟、陶盤等日用品。「沒想到效果意外地好,憨兒和老人互動,彼此都非常開心,一片和樂融融。」曾炎輝笑容燦爛地說。

為特教生找出路 創辦憨兒窯

曾炎輝教導憨兒作陶已持續近30年,目前憨兒窯有兩位資深學員坤煌和錕顥(暱稱大炳),跟隨曾炎輝學陶已超過20年,是曾炎輝在旗山國中教書時的學生,20多年的師生緣分,讓3人的情感像家人般深厚。

創辦憨兒窯的契機,緣起於曾炎輝在旗山國中擔任美術老師時,當時的特教組長問他可否教特教生作陶,幫助他們學習一技之長,曾炎輝毫不考慮,當下答應,從此與憨兒結下深厚緣分。

曾炎輝坦言,雖然美濃有不少陶藝工廠,但大多是家族企業,特教班的學生畢業後,他想引介到陶藝工廠工作,但廠方幾乎都直接拒絕。

242心靈人物:美濃憨兒窯手作工房

(左圖)美濃憨兒窯的大炳和他親手製作的陶杯。
(右圖)大炳(左)和坤煌是曾炎輝在高雄旗山國中教書時的特教班學生,跟隨曾炎輝作陶已20多年。

為了讓特教生畢業後可以繼續作陶,曾炎輝與特教組長和另一位老師1997年共同成立陶藝工作室,幫忙銷售學生作品,讓學生有些許收入。

當時一起成立工作室的兩位老師,因工作關係移居到其他城市,只有曾炎輝留在家鄉美濃,繼續照顧這些孩子,當年的孩子大炳和坤煌,現在都已經超過40歲,曾炎輝一直帶著他們。

為了能更專心照顧憨兒,曾炎輝後來辭掉教職,成立社團法人憨兒就業輔導協會,憨兒窯就是協會創辦的一個小型作業所,生產營銷陶作杯盤器皿和手工皂。

溫暖獨居老人的心

從曾炎輝為憨兒所作的活動規劃,可以感受到他的細膩用心。他一直思考,如何讓憨兒可以發揮他們的能力?甚至進一步對社會有貢獻。4年多前,社會局告知他,若能提出創意方案,他們可以協助媒合贊助單位,讓憨兒窯的企畫有經費執行。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Please login to bookmarkClose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

您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