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第四十二代大師法眼文益禪師:何須待零落 然後始知空

禪宗第四十二代大師法眼文益禪師:何須待零落 然後始知空


試聽,欲聆聽完整內容
歡迎訂閱《禪天下電子雜誌》
循環播放
禪宗法眼宗開山祖師法眼文益禪師有句開示直捷了當,曾有人問如何是古佛心?」法眼文益禪師回答:「流出慈悲喜捨。

文/陳羿緻

法眼文益禪師(885~958年)俗姓魯,浙江餘杭人,五代十國時期南唐中主李璟追諡「大法眼禪師」,是法眼宗第一代宗師,為禪宗五家開宗最晚的一派。法眼宗在宋朝初年極為興盛,可惜後來逐漸式微。

文益禪師7歲出家,20歲在浙江開元寺受具足戒,後又到寧波育王寺追隨希覺律師修戒律,早年對律學的研究相當深入,希覺律師對他十分器重。文益禪師也熟讀儒家典籍,希覺律師稱讚他是「我門之游、夏也。」子游和子夏是孔子十大弟子中,以文學見長的兩名弟子,由此可見,文益禪師的文學造詣不凡。

若論佛法 一切現成

從律學得到啟發後,文益禪師覺得還不夠,遂決定放下一切,全心精進修行,便南下福建福州,參禮當時已負盛名的長慶慧稜禪師。一段時間後,發現自己沒有太大領悟,又和兩位同門師兄一起離開福州去行腳。

當他們雲遊到漳州時,不巧下起了大雪,便就近在地藏院掛單。一行人靠著爐火取暖歇息時,地藏院住持地藏桂琛禪師問文益禪師:「你們要去哪裡呢?」文益禪師回答:「行腳。」地藏禪師又問:「為什麼行腳?你們行腳做些什麼?」文益禪師坦率地回答:「不知。」沒想到地藏禪師聽了竟微笑說:「不知最親切。」

釋迦牟尼佛救世基金會總教授師覺妙宗明表示,修行人行腳,無非是為了尋師訪道,希望藉由參訪高僧大德讓自己開悟,修行更有心得。文益禪師正是因為「不知」才四處行腳,探求真理,同時也因為「不知」,反而更充滿了可能性,所以地藏禪師才說「不知最親切」。

後來雪停了,天氣放晴,一行人向地藏禪師告辭,地藏禪師送他們到門口,祂看出文益禪師是大根器,有意接引他,就多點撥了幾句,《金陵清涼院文益禪師語錄》有如下記載:

雪霽辭去,地藏門送之問云:「上座尋常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乃指庭下片石云:「且道,此石在心內?在心外?」師云:「在心內。」地藏云:「行腳人,著什麼來由安片石在心頭?」師窘,無以對即放包依席下,求決擇

地藏禪師聽說文益禪師經常說「世間一切萬象都不離本心」、「一切現象都是心識的變現」,祂送文益禪師到門口後,便指著庭院的一塊石片問他:「你看這塊石頭是在心內?還是在心外呢?」文益禪師回答:「在心內。」地藏禪師聽了便說:「你一個行腳僧人,心上還壓著一塊石頭做什麼?」文益禪師無言以對,隨即放下隨身行李,決定留在地藏院,跟隨地藏禪師修行,以決斷修行疑惑,探求真理,得真解脫。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Please login to bookmarkClose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

您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