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祖禪宗修行的佛法是「佛心傳心、佛心印心」的無為法,也是無相法。所謂「無相法」,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開示:「無相法就是宇宙生命的本體,是宇宙之心。所以修無相法門,可以真正成佛。」
因此,接引有緣人一起修「無相法門」,一起成就無上菩提,這種接引功德相當大,而且非常不可思議。
梁武帝造寺度僧 只得人天小果
一般人分不清「功德」與「福德」的差別。很多佛教團體都喜歡冠以「某某功德會」,其實充其量也不過是「某某福德會」而已。究竟功德與福德的分野何在?
悟覺妙天師父開示:「如果對『色身』有助益的布施,是福德,諸如捐錢給醫院或慈善團體,救濟難民…等;如有益於『靈性』,可以讓靈性成就的布施,才是真功德,比方開設道場,接引人們來修行,讓他們的靈性有機會成就,或是自己來修行,讓自己的靈性早日成就無上菩提,這才是真功德。」
對於宗教界許多善男信女而言,行「有相善法」,得三界「福報」因果,幾乎人人都會做,人人都喜歡做,但所得的只是人天小果的福德而已。
正如梁武帝見達摩祖師時,問祖師:「朕即位以來,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設齋,有何功德?」祖師答曰:「實無功德!」這讓梁武帝內心無法接受。
曾有禪宗弟子以此公案請示六祖慧能大師,六祖說:「造寺度僧,布施設齋,名為求福,不可將福便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妙天師父進一步開示:「如果遇明師,傳無相心法(即佛心傳心、佛心印心的印心佛法及印心禪法),修無相法門,得無相功德。若接引人來一起修無相法門,一起成就無上菩提,也是真功德。」
演說金剛經 功德不可思議
《金剛經》是經中之王,三世諸佛皆從此經出。世尊為了讓佛弟子真正了悟無相布施的重要,以「有相福德」的觀念來譬喻無相布施的功德之大,以及不可思議之處。
◎世尊以「虛空」比喻:世尊說:「東方虛空可思量不?…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菩薩無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意思是說,東、南、西、北四方(即上下虛空),都難以用心度量,而菩薩行無相布施,所得的功德也如同虛空不可限量。
◎世尊以「無量七寶」比喻:世尊依次加大譬喻,以強調無相布施功德之大,僅以《金剛經》的四句偈為人演說,令人開悟,其果報遠大於有相布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