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急尋師的重要

修行急尋師的重要

靈性往生佛國,必須化成光體,以光的速度,到達光的世界,永生於光明的佛國淨土,所需要的資糧就是智慧,或稱智慧之光、般若智慧。這種資糧不是隨處可得,只有找到了明師,修對了正法,才能得到。換言之,要皈依證道明師,要皈依「佛、法、僧」三寶,皈依集「佛、法、僧」於一體的證道明師才有用。

Read more
修行人發菩提心的重要性

修行人發菩提心的重要性

菩薩發菩提心是「因」,經過菩薩道的修行,自度度他,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而成就佛的果位,獲得無上菩提則是「果」。故菩薩修行一定要發大願,由內心向十方諸佛發願,佛接獲菩薩發大願的訊息,都會設法讓這位發菩提心的菩薩獲得各種加持及幫助,助他早日成就所發的菩薩大願,以利益眾生,廣度有情。

Read more
修苦行才能成就?

修苦行才能成就?

達摩祖師《破相論》針砭修行常見的相法,其中,釋迦如來云:「我於三大阿僧祇劫,無量勤苦,方成佛道。」乍看之下,修佛必須經歷三大阿僧祇劫,看似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對於「三大阿僧祇劫」的解釋,可以從「凡夫的知見」與「大智慧大成就者的知見」兩方面進行闡釋。

Read more
覺悟才是人生起修的關鍵

覺悟才是人生起修的關鍵

悟覺妙天禪師開示,禪宗弟子必須具足「慈悲心」、「歡喜心」與「成佛心」才能成就無上菩提。慈是予樂,悲是除苦。修行人若只為自己成就而修,就不是菩薩修行;每天如果都能和心中的自性相應,發出歡喜心,就能自利利他、自覺覺他;一定要有成就佛菩薩的願心,就能突破一切障礙。

Read more
如何解決生老病死苦?

如何解決生老病死苦?

悟覺妙天禪師一世成就的大法分成3大部分,其一是讓人開悟的「印心佛法」;其二是讓人明心見性的「印心禪法十脈輪清淨法」;其三是讓人成佛的「大佛心印」成就禪法。修行妙天禪師所傳的一世成佛大法,是解脫生老病死苦唯一的有效途徑,靈性將永生於寂靜涅槃的常寂光淨土,不再輪迴於娑婆世界,自然就不再有生老病死的痛苦。

Read more
正法修行、傳統宗教、異端邪教,如何分辨?

正法修行、傳統宗教、異端邪教,如何分辨?

近年來,國外許多邪教組織利用人心的脆弱空虛,以關懷的手段吸引眾多教徒加入,教主為了滿足個人私慾,不僅散播異端邪說,甚至迫害教徒的生命財產及人身安全。從禪宗觀點,如何分辨正法、方便法及邪教?本文從教義典籍、教學方式、修行目標及傳法上師,加以比較並立論闡明。

Read more
舍利子在法界的意義

舍利子在法界的意義

修行者的腦髓與骨髓中已得到大宇宙的超生命力、超智慧力,故能燒成五顏六色的舍利子。白色舍利大都是骨舍利,黑色為毛髮舍利,紅色為肉舍利,甚至還有黃色、綠色等等,統稱為「碎身舍利」。

Read more
統天大佛 宇宙第一尊佛

統天大佛 宇宙第一尊佛

鮮少人知道,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是宇宙第一尊佛「妙無金身統天大佛」降生地球的重要日子。為了讓有緣大德能認識且了解統天大佛,謹就在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門下修行,聽聞禪師所提及,加上自己的領悟,列示下列各點,僅供參考,並聊表禮敬崇拜之忱。

Read more
為什麼修行要超越地球時空?

為什麼修行要超越地球時空?

在地球的時空修行,就是在現象界修行,也是在人的意識界修行。在地球時空中,一切都是生滅的,並非永恆不變,因為世界不變的真理就是不斷改變、諸行無常。所以,想要找到不生不滅、永恆而光明、喜樂而清淨的法界,在地球時空是無法找到的。換句話說,以大腦意識修行不可能找到內心的佛國淨土,即使淨土確實存在,也不得其門而入。

Read more
修行應先認識自己

修行應先認識自己

修行的目的是為了明心、見性、成佛,而修行成佛的基本條件是「清淨」。清淨包含「身、心、靈」三個層面。靈性本身是發光體,但外圍有靈障業障包覆,有如烏雲蔽日。若想一世成佛,一定要將汙濁的「身」、「心」修成與「靈性」一樣,能放大光明,那就必須仰賴成就的明師傳成佛的妙法。

Read more
行善無法滅罪 禪修正法才能滅罪改運

行善無法滅罪 禪修正法才能滅罪改運

如果有些人認為日子過得優渥舒坦,是因為前世的修福行善,然而,一旦福報享盡,猶如銀行鉅額存款揮霍殆盡,靈性如墜落懸崖,各種災難接踵而至,這是因為前世惡業尚未消除的緣故。今生擁有福報者更要警惕,要未雨綢繆、提前布署,工作賺錢之餘不忘禪修,因為,禪修可以獲得更多智慧與福報,進而賺取更多財富,享有更順遂的命運。

Read more
禪宗印心佛法從菩薩起修

禪宗印心佛法從菩薩起修

佛法可分為方便法與究竟法,皆為釋迦牟尼佛所說,是為順應時節因緣及聞法者根性不同而有所差別。世尊說法四十餘年,分為6大階段;佛陀臨入滅前的3個月,在靈山法會上拈花微笑,直接傳佛的證量,令迦葉尊者得佛心印,直了成佛。這是世尊住世最後所傳成就佛陀最究竟的「心印」法門,這也是佛陀真傳禪宗印心佛法的由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