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聲音形象 為表現加分

提升聲音形象 為表現加分

文 / 詹珮蓉

在向長官報告等重要場合,經常會緊張地聲音顫抖、詞不達意嗎?除了準備好專業的內容,講話聲音的自信、清晰與否,其實舉足輕重,卻往往被人們忽略。

溝通表達及形象儀態學院「布琳達的麥克風」創辦人、聲音表達培訓師劉慧恩(Belinda)認為,透過正確發聲,每個人都能用適合自己的聲音進行表達,不但能讓聽者輕鬆理解,還可以為人際互動、職場表現加分,加深信任感。

腹式呼吸帶動發聲

與人溝通是生活、工作必備的環節,說話時,能否清晰正確地傳達訊息,是重要關鍵,可以從適中的音量、咬字清楚著手。

劉慧恩說,「有人講話含糊不清、音量很小,是因為嘴型沒有張開,導致聲音出不來。」對於這類型的人,她會以繞口令、口腔體操等有趣的方式,幫助對方改善咬字不標準的問題。

使用腹式呼吸帶動發聲,能有效克服音量較小或氣息不順等問題。劉慧恩指出,很多人習慣用喉嚨發聲,說話久了容易沙啞,如果改以腹式呼吸,能延長氣息,氣吸得更深、更長,再使用核心肌群帶動身體的力量,就能提高音量,減少喉嚨負擔。

此外,說話的音量則要依據空間大小來進行調整。劉慧恩說,針對講話小聲的學員,建議可依對方聽得清楚的音量為目標,循序漸進練習,比如從距離30公分開始,再慢慢拉遠距離。

她也提醒,在進行重要報告之前,可以先做簡單的發聲練習暖身,以及做幾次深呼吸放鬆身體,舒緩喉嚨等肌肉緊繃。正式上場時,則要注意身體是否維持正確站姿,也就是抬頭挺胸、不彎腰駝背。

另外一個秘訣是,說話時保持開放的姿勢,比如讓腳跟併攏、雙腳張開,讓身體更能放鬆、自在。

除了從生理層面調整,劉慧恩建議,也可以從心理上緩解緊張,讓聲音更順暢,例如轉念,將緊張的情緒轉換為興奮、期待,「原本可能會擔心自己表現不好,不妨試著欣然接受這次挑戰,告訴自己這是很難得的機會,可以跟重要客戶報告。」

她也強調準備主持或報告時,不要背逐字稿,「因為只要一忘記,會更容易慌張,我建議只要寫好大綱,梳理內容的邏輯即可。」另一個小撇步是,嘗試將台下的觀眾想像成自己的好朋友,可以有效降低緊張感。

元氣活力 感染觀眾

不論是與客戶面對面洽談,或是拍攝影片與觀眾互動,哪些聲音形象更能留下好印象呢?劉慧恩指出,聲音是否有元氣、有活力、有親和力,能不能展現出自己的專業、符合自身的身分地位,是很重要的,可以在職場及生活中,讓人留下好印象,拉近彼此距離。

充足的元氣及活力:
以主持人為例,語調要有豐富的抑揚頓挫,能夠帶動整體氛圍。聲音低沉的人可以透過音高測試,找到發聲舒服又有精神的音域。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Please login to bookmarkClose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

您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