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睺羅尊者是釋迦牟尼佛的兒子,他向世人示現,世間諸法無常,生命來到人間的意義,是為了找到解脫生死、成就靈性的方法,為此,他慈心能忍,一心向佛,只求成道。
文 / 陳羿緻 AI圖片生成 / 江玉涵
羅睺羅尊者是釋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之一,他的身分背景十分特別,是世尊離家訪道前,與耶輸陀羅公主所生的兒子。相傳於西元前6世紀至前5世紀時,誕生於古印度迦毗羅衛城。
世尊證道後,羅睺羅也出家跟隨修行,是僧團中第一位小沙彌,日後以其慈心能忍,不犯禁戒,又能精進修道,在世尊的弟子當中,被稱為「密行第一」。
羅睺羅出家的過程有一段插曲,根據《佛說未曾有因緣經》記載,世尊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說法時,有一天,囑託目犍連尊者前往迦毘羅衛城,勸說耶輸陀羅割捨母子親情,讓羅睺羅出家,追隨世尊修行聖道。
為什麼要羅睺羅出家修行呢?目犍連尊者轉達世尊的開示,他告訴耶輸陀羅,世間母子的恩愛時光是短暫的,無論在世時親情多麼濃厚,如果沒有修行而死後慘墮地獄道,不僅永遠兩相隔離,還會在渺無邊際的幽冥界無止盡地受苦,那時就後悔莫及了。
世尊希望耶輸陀羅捨下短暫的現世親情,讓羅睺羅出家修道,待其證果後,就能度化母親,不必再受六道輪迴之苦,可以像世尊一樣,了脫生老病死的束縛。
然而,耶輸陀羅無法接受,她激動地回應,當世尊還是太子時,娶她為妻,不久就離宮訪道,留下她和羅睺羅孤單相守,好不容易等到世尊苦修6年證果,現在竟又派目犍連尊者來勸她讓羅睺羅出家。
她對尊者直言:「聽說佛陀總是教導世人要心懷慈悲,難道慈悲不是為了讓眾生安樂生活嗎?現在卻要硬生生拆散我們母子,還有比這更殘酷的事嗎?這怎能說是慈悲心呢?」無論目犍連尊者如何勸說,耶輸陀羅都無法放下執著心念,不願讓羅睺羅出家。
當此之時,世尊示現神通力,在虛空中對耶輸陀羅說:「你還記得久遠劫前,自己發的誓願嗎?那時我發心行菩薩道,以500銀元向妳買了5朵蓮花供養定光佛。而妳懇求我,希望生生世世與我結為夫妻,我無意接受,對妳說:『我累劫多生都奉行菩薩道,發願要布施我所擁有的一切,如果妳也能同樣做到,就娶妳為妻。』當時妳同意了,也誓願絕不後悔!為何現在又捨不得羅睺羅離家,不讓他修行聖道呢?」
耶輸陀羅聽了,當下記起宿世前塵的因緣,心中雖然不捨,但不再執著要將羅睺羅留在身邊。她向目犍連尊者表達懺悔之意,讓羅睺羅跟隨尊者前往祇樹給孤獨園,追隨世尊修行。
清淨持戒 修行根本大法
不過,羅睺羅因為年紀尚小,初入僧團時難免淘氣,常捉弄人,有訪客詢問世尊的去處,他會故意開玩笑,明明世尊在東邊,他卻說在西邊,看到訪客為了見世尊而東奔西找,羅睺羅覺得十分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