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1980年代便利貼問世,翻轉了便條紙的身價和用法,數十年過去,形形色色的便利貼,不外乎便條紙加上特殊黏膠,無法回收的困境、黏性不持久或邊緣捲翹的問題依舊存在,Slickynotes改善上述問題,靜電吸附完整服貼,可重複使用與回收,而且價格親民。
文/陳昊安
圖片、資料提供/EcoStatic
一張小小的紙片,加上一條特殊黏膠,便翻轉了便條紙的身價和用法──這是1980年代開始製造,如今已相當常見的便利貼。
舉凡學生做筆記、上班族的待辦事項備忘、或運用創意教訓在殘障車位違停的車主,便利貼已融入許多人的日常生活,形形色色的造型便利貼在文具迷間風行,2012年更有出版商出版《不加班的便利貼工作術》,利用記事本與便利貼配合,進行時間管理和任務管理,減輕大腦負擔,又能夠不忘事,甚至更有效率地落實計畫。
雖然便利貼的用法在使用者的創意下愈來愈多,但數十年來,便利貼本身並沒有太大的改變,不論是3M的Post-it,或聚和國際的N次貼,除了顏色、尺寸和造型上的差異,大體相當類同,而塗上黏膠的紙張依然不能回收,在台灣潮溼的氣候下,紙張久貼邊緣捲翹的問題依舊存在。不過,這些缺點也已經有了改善。
靜電吸附Slickynotes 可重複書寫與回收
Slickynotes的外觀與傳統便利貼(stickynotes)頗相似,分為有顏色與白色的兩面,有色的一面可用各式書寫工具書寫,白色的光滑面可用白板筆重複書寫,一般衛生紙或廢棄紙張即可擦拭,不需動用水或任何有機溶劑。
Slickynotes利用靜電作用,可完整攤平吸附在各種平面上,即使是表面不光滑的馬賽克壁磚拼貼、石柱甚至手掌心都難不倒它,但當然,欲使靜電吸附達到更好的效果,最好保持平面的乾燥和潔淨,移動notes的時候才會更「咕溜」、更隨心所欲。
Slickynotes的主要材質是聚丙烯(Polypropylene,簡稱PP),塑膠回收代碼5號,在性質上與聚乙烯(PE)相似,不過更耐熱,在紫外光和熱能作用下更容易氧化降解,相對環保,用於生活用品上也不用擔心加熱會散發有害物質。產品完全無黏膠,對黏膠過敏的使用者可謂一大福音,也確保它的材質單純,易於回收作業。
雖然外觀很像紙張,但如果天真地以為它可以當作一般紙張使用,可得小心了──Slickynotes很適合作為即時公告或不需黏膠的海報,但若送進雷射印表機,內部高達攝氏200度的高溫會讓聚丙烯變形融化,想要公告還是手寫或POP手繪吧!

便利貼已融入許多人的日常生活,而使用靜電吸附的Slickynotes,改善傳統便利貼的缺點,可完整攤平吸附、重複書寫、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