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成長的共享經濟平台

全世界都在瘋共享經濟,不只在國外盛行,在台灣,也開始大行其道,近年來台灣食衣住行領域都可見到共享經濟平台的蹤影。

文/高毓霠
攝影/顏志倫

3年前,《經濟學人》雜誌就曾以「共享經濟」的崛起(The Rise of the Sharing Economy)為題,預言網路普及時代,過去原本要「買」的商品,現在都可以透過租賃方式取得,網路的發達,成了共享經濟的推手,而這股潮流正改變全球商業模式。

共享經濟不只在國外盛行,在台灣,也開始大行其道,近年來台灣食衣住行領域都可見到共享經濟平台的蹤影,如大家熟知國外的Uber共乘服務與Airbnb短期住宿服務,即使在台適法性尚未明確,也早已透過網路大剌剌地搶攻市場;而國內也已有不少業者紛紛看準這波趨勢入市,例如貨運版Uber的啦啦快送(lalamove)、共食網站搭伙網、租賃平台租生活、共乘平台Carpo等,也如雨後春筍般興起。以下分享3個在台灣發展成功的共享平台案例:

Case1啦啦快送 24小時專件快遞平台

綜觀國際,成功的共享經濟平台勢必要走向全球化,lalamove 以類「Uber」模式,在香港成立1年,就已迅速進軍新加坡、泰國、中國與台灣,目標2016年擴展至全球50個城市。

綜觀國際,成功的共享經濟平台勢必要走向全球化,lalamove 以類「Uber」模式,在香港成立1年,就已迅速進軍新加坡、泰國、中國與台灣,目標2016年擴展至全球50個城市。

來自香港的「啦啦快送(lalamove)」營運模式和Uber非常類似,2013年成立至今,已進軍新加坡、泰國、中國與台灣,而快遞加入共享經濟,搶的就是傳統宅配吃不到的市場。

不同於當前快遞、宅配都以貨車為主,lalamove是以機車為運輸主力,麵包車和貨車為輔,藉由順路配送的概念,達到「用戶想送,司機替你送」的新型物流模式,結合電商與物流業,透過手機App及網路平台,包辦取件、送件、代購食物飲料,甚至代付款、代繳水電費,全天不打烊,提供客戶更便捷、更高品質的物流服務,同時讓加入平台的司機得到更具彈性的賺錢機會。

透過即時司機配對,GPS車輛定位,24小時全年無休配送,標榜1小時到貨(目前以雙北為營運範圍)及司機用戶評價系統,甚至還提供5,000元的物流損失保障,遠高於目前一般快遞1,000元的損失保障額度,給予用戶更具保障的物流服務。

在台成立1年多來,註冊司機超過4,000人,企業用戶有7,000多家,業務量更以15%~35%的速度成長,凸顯了「共享經濟」、新電子商務的潛在商機發展。lalamove共同創辦人暨台灣區執行長陳少勤說,目前採免付費模式,沒有跟司機抽成,在台灣的重點策略是如何在最短時間快速擴張市場,達到市占率,之後再討論如何收費。

「所有的電商模式要成功,就必須走全球化路線,因為電商被複製的速度太快,進入門檻低,要存活下來的難度很高,因此在初期階段,最重要的是誰可以最快速的掌握市場,而非多早獲利」,陳少勤表示。

此外,陳少勤強調,為帶給用戶更完整服務,對司機審核非常嚴格,每位司機都需要經過3小時的內部教育訓練,還需要經過測驗與試用期。「倘若司機未能符合送達時間要求,便警告1次;一旦累計警告3次,則永不錄用。」他說。

對於眾人關心共享經濟在台發展前景,陳少勤持樂觀看好的態度。他認為,台灣即使市場規模相對中國、美國或歐洲小,但台灣在參與全球網路、行動網路等電子發展技術都不錯,加上消費者水準條件,均具發展優勢,是值得耕耘開發的版圖。

不過陳少勤也提到,在台灣運輸業需要登記和特許,目前lalamove是以資訊業來登記,未來隨發展規模愈大,對市場衝擊也愈大,恐怕也會碰上和Uber一樣的違規爭議。陳少勤就透露,已有貨運業者向交通部提出檢舉,現在尚未被開罰的原因,應該是目前平台採服務免費,公司沒有營利的緣故。

他呼籲,政府應積極正視共享經濟帶來的新的商業形態,期望能在一個合法且更加利用資源的方式,創造更多的兼職機會。陳少勤感慨地指出,目前台灣面臨薪資倒退、失業率、兼職人口攀升,不少年輕人或是中年待業的人因此加入平台當司機賺外快。「一位剛轉職的林先生,在他2份工作的轉職空窗期間,就是透過啦啦快送,讓他可以邊找工作邊彈性賺錢,足以負擔生活開銷。」陳少勤說,順著共享經濟平台的擴張,或許是間接創造就業機會,掘經濟新動能的契機。|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ClosePlease login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

您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