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智謙創業像打怪闖關 推廣品牌有機蔬果

陳智謙創業像打怪闖關 推廣品牌有機蔬果

2020年新冠疫情來襲,迫使市場關閉,陳智謙果斷地改為全面線上販售,反而成功讓營業額暴增,甚至在疫情後成立門市。面對瞬息萬變的大環境,他保持彈性、勇於嘗試錯誤,「創業像是玩電子遊戲打怪,從破關的過程中會鍛鍊出技能及沉著的心態,未來就能冷靜地應對更大的挑戰。」

Read more
抗癌鬥士的田園夢 艱困中打造樂活有機村

抗癌鬥士的田園夢 艱困中打造樂活有機村

從小喜愛蒔花弄草,升學及就業都與園藝脫不了關係的羅文祥,因為一場大病,生命轉了個彎,投入有機農業。他在醫院與病魔搏鬥,在健福有機農場與蟲害病害纏鬥,雖然艱辛,仍不忘初衷,希望透過有機讓更多人的生活變健康、變快樂。

Read more
顏明川種下善的種子 開出美麗花朵

顏明川種下善的種子 開出美麗花朵

「從事有機種植,就是學習如何與天地融合,不能只放眼於想賺多少錢,也不能考慮難不難,而是要想該不該做;如果再不開始重視環境生態保護,等到有一天,世上不再有乾淨的水、空氣和土地,我們將倚賴什麼而生存?」顏明川說。

Read more
友善土地耕作 落實有機農業

友善土地耕作 落實有機農業

隨著有機農業觀念的推廣,有愈來愈多人開始購買有機農產品,但什麼樣的「有機」才是可以信賴的呢?有機農業的意義,不應停留在無農藥殘留的迷思當中,其真諦應該是在友善土地。面對坊間琳瑯滿目的「有機」、「無毒」農產品,一定要認明有機標章,才能吃得更健康!

Read more
宜蘭有機原鴨米 應節而耕鴨稻共生

宜蘭有機原鴨米 應節而耕鴨稻共生

秧後的田間,幼鴨悠遊自在啄食害蟲與福壽螺,一方面替水稻除害,另一方面同時也強化出農民絕不使用化肥與農藥的誠信,還能扒土提升水質含氧量,活化土地,而鴨子的排泄物,也是秧苗天然肥料

Read more
邁向有機島 台灣還要等多久?

邁向有機島 台灣還要等多久?

有機運動推行20餘年,台灣的有機覆蓋率卻不到1%,面對極端氣候、人口暴增、環境劣化的挑戰,有機農業附加的環境效益有其必要,消費者與生產者的健康也不能放棄。如何突破既有困境,加緊腳步邁向有機島?我們沒有另一個20年可以等待。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