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更緩步如牛 還要等多久
政府似乎也感受到國家都市更新的急迫性,立院4月通過《老屋重建條例》,讓老屋重建免徵或減半地價稅及給予容積率10%獎勵,此一重建條例的通過,對國家的都市更新建設,究竟是一劑強心針?還是如路邊濺起的水花般,不痛不癢?
世界各地的社會住宅,是如何建設、管理、和維護的?台大社工系教授林萬億特別為此到歐洲訪查,他到了瑞典一戶社會住宅社區的家中,住了兩個星期,親身融入社區觀察。他發現社會住宅與社區的住宅是混合設計的,外觀上完全看不出來,所採用的建築材料也是高級建材,建築造型設計得非常美觀,與旁邊的一般住宅幾無分軒輊。
相較日本、韓國、香港、新加坡,台灣的社會住宅不僅起步較晚,住宅種類及制度規範亦不完善,讓民眾一頭霧水。這樣的興建計畫,不禁令人懷疑,是否會淪為嘴上答數?
政府似乎也感受到國家都市更新的急迫性,立院4月通過《老屋重建條例》,讓老屋重建免徵或減半地價稅及給予容積率10%獎勵,此一重建條例的通過,對國家的都市更新建設,究竟是一劑強心針?還是如路邊濺起的水花般,不痛不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