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思考台灣社會住宅的特殊性

重新思考台灣社會住宅的特殊性

內政部於2017年開始推動社會住宅興辦計畫,預計2024年要達到8年20萬戶的目標;然而相較日本、韓國、香港、新加坡等亞洲鄰國,台灣的社會住宅不僅起步較晚,住宅種類及制度規範亦不完善,讓民眾一頭霧水。這樣的興建計畫,不禁令人懷疑,是否會淪為嘴上答數?

文/蕭有涵
攝影/顏志倫、蕭有涵

中央推動社會住宅8年20萬戶的計畫,包括官方興建12萬戶及與民間合作包租代管8萬戶;除了已於去(2020)年完成4.1萬戶外,今年更以興建1.5萬戶的目標邁進。但2024年大限將至,距離20萬戶的目標仍相當遙遠。

對社會住宅需求最殷切的台北市,在市長柯文哲上任後,雖訂定了8年5萬戶的願景,但實質成效卻一路縮水,如今剩下兩年任期,從準備資金與土地到位的計畫來看,預計可開工的1萬3209戶,卸任前應可完成7704戶,其餘則有待下任市長繼續接棒。

由此可見,不論中央或地方,社會住宅的興建都與當初設定的目標相去甚遠。

社會住宅推動聯盟辦公室主任林育如表示,以台北市的社會住宅目標來看,在前市長郝龍斌時期便已展開,但至柯文哲接棒後,總戶數仍未達1萬戶,如今要達到中央預定的目標,幾乎不太可能。對此,林育如提醒,政府在專注興建數量之餘,也別忘了建立完善體制的重要性。

一般人很容易把社會住宅與國民住宅聯想在一起;台灣早期的國民住宅,主要是提供軍公教人員居住,但因建設緩慢,數量不如預期,又較同等級的房價昂貴,以致大量滯銷,備受爭議,最終在1999年停止興建,並廢除國民住宅條例。至於兩者最大的差異,是國民住宅可以出售,但社會住宅是只租不售。

興建社會住宅 弱勢戶比例低

緊鄰台北捷運圓山站的明倫社會住宅,於去年11月26日開放申請,卻被踢爆3房44坪的租金竟高達4萬500元,令人質疑居住正義何在;然而弔詭的是,即使租金如此離譜,大批民眾仍趨之若鶩、搶破頭,但弱勢戶卻不及30%,顯見其中必有極大爭議,社會住宅扶助弱勢的意義徹底失焦。

社會住宅最早肇始於歐洲,英文稱為Social housing,是由政府直接、補助興建,或與民間既有合適住宅合作,主旨為照顧低收入戶及特殊對象;此外在推動上,還須秉持只租不售、租金可負擔等原則。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ClosePlease login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