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蟬,外配榮獲十大傑出青年第一人

林麗蟬,外配榮獲十大傑出青年第一人

她家道中落,遠嫁台灣,即便面對歧視,也不放棄自己。照顧家庭之外,她還讀大學、唸碩士班、經營兩個協會、考取美容美髮乙丙級證照、網球C級裁判證照,並榮獲2013年十大傑出青年、傑出女青年,是台灣第一位獲此殊榮的新住民。她,就是來自柬埔寨的林麗蟬。

文/黃馨儀
圖片提供/林麗蟬

走進彰化花壇長春社區,映入眼簾的是活動中心外黃澄澄的向日葵。一頭俏麗短髮,國台語流利的林麗蟬,完全看不出是兩個青春期孩子的媽。

來自柬埔寨金邊市華人家庭的林麗蟬,父親專營水泥、食鹽、碾米生意,幼時家境富裕。「我家裡算是當時的豪宅吧!客廳可以停2輛休旅車,每個房間都有獨立衛浴設備,媽媽都不用做家事。可能是因為太幸福了,那時候我很不愛讀書,常常逃學。」

但天有不測風雲,林爸爸因車禍驟逝。由於母親不善理財,也不清楚父親公司的狀況,加上「由奢入儉難」,林家很快就入不敷出。產業沒了,房子也差點被查封,林媽媽只好到賭船上擔任發牌員養家。

「那時的遭遇真的可說是『從天上掉下來』吧!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哥哥的成年禮還請客辦桌,隔兩年的我就什麼都沒有了。但我還是很感謝自己走過的坎坷路,因為這樣我才懂得珍惜。」

問她是怎麼嫁來台灣的?麗蟬用一貫輕鬆幽默的語調回答:「那時剛好我媽的朋友在做婚姻仲介,整個『相親團』只剩我老公還沒對象。她就跟我媽說,這裡有個『難搞的』,妳要不要介紹女兒給他?反正麗蟬留在柬埔寨也沒什麼發展,不如讓她嫁出國吧?」

結果林麗蟬回到家就看到一排男人,也不知道自己要嫁給哪個,也不知道什麼是「嫁」,更不知道「台灣」,就這樣傻傻地在兩小時內訂下婚約,一頭撞進新的生活。

遭受歧視跨出家庭

來到台灣,林麗蟬的第一印象是「機場好大、高速公路好大」,但當車在彰化鄉下的三合院前停下時,她的心情可說是「從驚喜到失望」。第二天,先生帶她去見家人,公公劈頭便罵:「你怎麼也『買』了一個?這些外勞都會跑、會騙人!」

面對異樣的眼光,20歲的林麗蟬來不及緊張害怕,只能努力適應異鄉。沒用過瓦斯爐的她,要跟著工廠大嫂學煮將近10人份的菜;無法適應台灣寒冷的氣候,一碰水皮膚就發紅疹,也要咬牙繼續工作;因為語言不通,麗蟬滿懷心事也無處可訴,有時用潮州話勉強跟丈夫溝通,也會因誤會引爆口角。

林麗蟬

新住民姊妹就跟你我一樣,都是為這片土地打拚的家人,右二為林麗嬋。

「現在想想,記憶力不好也是好事,因為很快就會忘了不愉快。」因為爸爸走得突然,讓麗蟬體認到世事無常,於是便將對父親的愛移情到先生身上。「如果吵完架出去又發生意外,我會一輩子遺憾。所以夫妻間吵架不管誰輸誰贏、誰對誰錯,我都先認錯。」

隨著兩個孩子誕生,麗蟬也跟著孩子一起念書、去戶政事務所讀正音班;跟著護士朋友一起去考美容美髮的丙級、乙級證照。拿到證照後,麗蟬興奮地去應徵美髮店的工作。過了一週,老闆娘發現她是柬埔寨人,當晚她就接到解雇電話。不輕言放棄的她,第二間店直接言明自己是柬埔寨人,但沒想到「朝九晚九」的月薪卻不到3,000元。

兩次經驗後,林麗蟬發現社會對新住民確實存有歧視。為了保護孩子,她決定去學校當志工。沒想到這個決定,卻成為她真正跨出家庭,走向社會舞台的開端。

一開始,林麗蟬擔任「班級媽媽」,後來又成為「故事媽媽」。但因為講話有腔調,第一次上台,小朋友就亂哄哄地問:「妳是哪裡來的?」、「妳是不是外籍新娘?」、「妳講的話,我們都聽不懂!」

孩子赤裸裸地歧視,讓麗蟬更加相信到校陪小孩是對的。於是第二週開始,她改變策略,上台都會先說:「你猜得到我是哪裡人,就有禮物!」結果成效奇佳,讓麗蟬從此信心滿滿。

發憤求學創辦協會

某天,林麗蟬幫四年級的女兒對習題解答,女兒忍不住問:「媽媽,妳確定妳講得沒錯嗎?」面對學歷問題,林麗蟬沒有退縮,而是以「我在台灣受教育,所以我有資格教你」為志願,全力以赴。

幾經尋覓,林麗蟬打聽到建國科大有在職專班,但由於非應屆生的申請手續繁瑣,不死心的麗蟬只好跑去求學校:「老師,你要什麼資料一次跟我講,我真的很想讀書!」最後她不僅被錄取、拿到第一名獎學金,還接了各種計畫的助理,期末共領回10多萬的支票。

義剪

的義剪服務,種下日後林麗蟬創辦協會的種子。

社會服方面,林麗蟬坦言「一開始根本沒想到自己會成立協會」,大一因接觸弱勢家庭服務,讓目睹新移民姊妹不幸遭遇的林麗蟬,決心創辦「新移民發展與交流協會」,歷時兩年,過程中還請移民署協助,才在內政部完成立案手續。

至於長社區發展協會,林麗蟬則笑稱是老公的「陰謀」。大學時,麗蟬在台中當志工,油錢一個月1 萬多,公受不了之下,對她說:「你要做社會服務就回鄉做,你有辦法做,我就支持你!」事實上,當時先生是打從心裡覺得自家社區「沒救了」,就連村長都在問:「那個外勞咁有法度?」

善用資的麗蟬,靠著先生帶她挨家挨戶拜訪,讓荒廢6 年的社發展協會進行理監事改選;她還引進建國科大樂活社的學生志工,讓髒亂殘破的活動中心恢復整潔;透過媒體,讓原本空無一物的社區閱讀中心獲得上萬本童書;甚至連活動中心裡的桌椅書架,都是善心店家、補習班的捐贈。

她在兩協會中成立讀書會、親子讀經班、歌唱班、肚皮舞、現代舞等課程,但從不向政府申請補助。「我要試試看它們這樣還可以活嗎?」林麗蟬笑說。

然而,也曾被公務員「訓話」兩小時,質疑她「台灣社工都做不好了,你一個外籍新娘能做什麼?」面對挫折,林麗蟬的反應不是沮喪,而是好奇「什麼叫『社工』?怎麼這麼偉大?」於是在30歲出頭的大三,她報名了靜宜大學社工系學分班,開始過著家庭、兩間學校、兩個協會,五頭忙的生活。

超越挫 成就希

大學畢後,麗蟬進入了暨南大學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對鄉里與外配姊妹的長期付出,也讓林麗蟬獲得了十大傑出青年、傑出女青年的肯定。

從16前「傻傻沒主見」的柬埔寨女孩,到今日的新住民之光,林麗蟬總是謙遜地說:「其實我很笨,也沒比別人厲害,只是比一般人努力跟用心。」

對於時安排,林麗蟬認為,人愈忙,時間掌握就會愈精準。常迷路的她,總會提早兩小時出門,在車上看書、睡覺,回程沿路買菜,半小時就可以三菜一湯。

在婚姻營上,她也有獨到的溫婉:「現在常說兩性要『公平』,但我覺得家事誰做不是重點,只要能達到目的就好。夫妻相處就是要『保持平衡』,事業愈前進,在家裡就要愈『退』,要比以前更多溝通、更尊重對方。」

林麗蟬獲頒十大傑出青年

獲頒十大傑出青年時,林麗蟬特別身穿柬埔寨國服做為紀念。

問到下步還有什麼計畫,林麗蟬表示,未來將會以從新住民角度出發,調查「我們該怎麼做,台灣人才會認同?」作為學術論文。同時也會承接彰化縣政府「外配關懷據點」專案,並透過協會培訓新住民講師,連結到有看護、居家服務需求的公私部門,也希望能成立社會企業。「不論是新住民還是台灣人,我們都要服務!」

面對當資訊爆炸的時代,林麗蟬也給台灣青年兩大建言:一是「學會善用網路成就好事」,二是「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就當成生命經驗」。

「遇到折,不要想那有多痛,而是要想如何把挫折變成能量」。走過世事無常,把曾經飽受歧視的「異鄉」變成散播溫情的「故鄉」,林麗蟬就像盛開的向日葵,綻放出台灣族群融合的新希望。

 

收藏本篇文章
ClosePlease login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