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肌減脂、雕塑身材 也預防慢性病

增肌減脂、雕塑身材 也預防慢性病

文/章碧薇   攝影/簡侑俊

近年來,有許多想瘦身的人選擇「增肌減脂」。有別於過去傳統的減肥方式,增肌減脂除了能控制體重、擁有健美體態,還能幫助銀髮族預防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增加基礎代謝率。增肌減脂,顧名思義,就是「增加身體肌肉量」與「減少體脂肪」,透過合適的運動訓練,搭配飲食熱量控制,以達其效。

增肌與減脂是否能同時進行?體適能健身教練鍾亞翰表示,在沒有運動習慣的人身上,確實可看到這種效果,然而「增肌」與「減脂」是效果衝突的兩件事,增肌是透過多攝取蛋白質增加熱量,並運動增加體內肌肉量;減脂則是減少熱量攝取,因此,通常都是先增肌、後減脂,或是反過來做。

鍾亞翰建議,在開始進行增肌減脂以前,應先了解自身體態,再制定實行計畫。體脂偏高的人,先從減脂開始,像是做有氧運動,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取,並控制在一日所需熱量的20%,其餘則靠蛋白質來填補。

若是身材偏瘦,需要增肌者,要多攝取蛋白質食物。成年男性須攝取一日所需蛋白質克數(註)的1.3~2倍,除非是專業運動員,才會視情況攝取超過2倍。成年女性則攝取1.3~1.6倍即可。菜單可隨喜好靈活搭配,但建議吃原型食物。

(註)一日所需蛋白質克數=體重公斤數。例如體重50公斤,一日所需蛋白質克數=50克。

不只是雕塑身材與減重

衛福部指出,國人20~64歲正值打拚事業的年紀,但由於長期忙碌、三餐不定時,又缺乏運動,平均每4人就有1人罹患代謝症候群;而代謝症候群患者罹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又比一般人高出2~6倍。

此外,30歲後的人體肌肉,每年會以0.5~1%的速度減少;40歲後,增加為每10年減少8%;70歲後,每10年更是會減少15%。可見老年人若有「肌少症」,發生失能的風險也益見增加。因此,老年人與三高風險者也能增肌減脂。

增肌可促進基礎代謝率,肌肉越多,就越容易消耗熱量。若要打造易瘦體質,除了減脂,也要增肌。而減脂能降低高血壓及糖尿病的引發風險。由此可知,增肌減脂不只是雕塑身材與減重,也可以維護身體健康。

鍾亞翰舉例,他有一位中年男性學員,是在做健康檢查時,發現許多項目的指數都超標,因此來健身房報名,經由他的指導,加上飲食控制,後來他再去健檢時,當初超標的指數已明顯下降。因此鍾亞翰建議,有三高風險的人可以一週來健身房做兩次重訓,另外自己再額外安排一兩天練習,每次大概練習1~1.5小時。如果原本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一開始不用做太久,等身體習慣之後,再拉長練習時數。如此循序漸進,才能達到效果。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Please login to bookmarkClose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

您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