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當下 培養幸福感

專注當下 培養幸福感

文 / 詹珮蓉    AI圖片生成 / 江玉涵

上(3)月20日是世界幸福日,根據聯合國公布的2025年世界幸福報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台灣排名全球第27名、亞洲第三,超越新加坡。近年,由於個人的身心健康及幸福感逐漸被重視,不只要發展經濟,生活中是否獲得快樂、滿足等感受也相當重要。

提升幸福感可促進身心健康

諮商心理師徐藝溶表示,維持幸福感有助促進身心健康,因為長期處於高壓或焦慮狀態,會使身體產生發炎反應,進而影響情緒及工作表現。她表示,提升幸福感的第一步,是先覺察、接納自己的情緒,並專注在當下,會更容易感受到自在、舒適,有勇氣面對挑戰。

不丹昔有「幸福國度」稱號,前任國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認為,只追求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成長,不能促進人民幸福,因而提出國民幸福總值(GNH, Gross National Happiness),以量化幸福感,並以國民的幸福作為施政目標。這項指標也引起各國對人民幸福感的重視。

什麼是幸福感?在心理學上,幸福感是指一種正向的經驗,會因個人的生長背景、個性或遭遇不同,比如一杯咖啡、與家人好友聊天,或是完成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專案,都可能產生不同程度的滿足感,讓人感覺幸福。

自1980年代以來,關於幸福感的心理學和精神醫學研究越來越受到重視,各項統計數據指出,決定幸福感的基線不是環境的客觀條件,而是個人的內在狀態,例如信仰、思維方式等。

由於個人的生長背景、個性或遭遇不同,主要是透過「主觀幸福感」來判斷個人生活的幸福程度。市面上有許多評估幸福感的量表,不外乎量測一個人在自尊滿足、人際和諧、工作成就、生活體驗、健康狀況等方面的指數。

徐藝溶提供WHO世界衛生組織的幸福感指數量表(見下表),填表人依過去兩週的狀態回答5個問題,分數越高,代表越幸福;反之,分數越低,表示幸福感也較低。若出現憂鬱狀況,則應適時尋求諮商心理師等專業人士協助。

你幸福嗎?
WH
O幸福感指數量表
請依過去兩週的自我感受作答

  1. 我感到情緒開朗且精神不錯
  2. 我感到心情平靜和放鬆
  3. 我感到有活力且精力充沛
  4. 早上醒來後,我感到神清氣爽,並有充分休息
  5. 日常生活中,充滿讓我感興趣的事物

全部時間都如此:5分
大部分時間如此:4分
一半或以上時間如此:3分
少於一半時間如此:2分
有時候如此:1分
從來沒有:0分

將總分乘以4,得出0~100的百分比數

  • 百分比分數0分:代表可能是最差的感受
  • 百分比分數100分:代表可能是有最佳的幸福感
  • 總分低於13分,或有任何一題出現0或1分,顯示幸福感低落
  • 應注意有否出現憂鬱徵狀
  • 有需要時,應向專業人士求助

(資料來源:WHO 幸福指標量表)

徐藝溶認為,幸福感是一種平靜安適的狀態,不一定是非常興奮的感受,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平淡的瞬間。如果擁有較高的幸福感,身心處於較高的能量狀態,會有更理想的工作表現及人際關係,也能時常感受到成就感,覺察出不同的樂趣。

徐藝溶發現不少向她尋求協助的人多處於高壓或焦慮的狀態,不只幸福感較低,這些負面情緒可能導致免疫系統問題,以及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因此,增加幸福感,不僅能提升生命的品質,更是促進身心健康關鍵。

覺察情緒 接納自我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速,又處於資訊爆炸的環境,難以靜下心來體會平靜的美好。更需要適時停下腳步,往內感受自己的情緒,若能保持在清明的狀態,及時處理負面情緒,更容易有幸福感。

徐藝溶認為,能夠感受到幸福,和感受及辨認自己情緒的能力息息相關。這項能力受到先天特質及後天環境影響。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Please login to bookmarkClose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

您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