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宋婉平 AI圖片生成 / 孫梅芳
9月21日,欣逢農曆七月三十,是地藏菩薩的聖誕。
自久遠劫以來,地藏菩薩就不斷發願要救度一切罪苦眾生,尤其是地獄道的眾生。祂在過去累劫中,曾多次救出在地獄受苦的母親,因此在佛教界以「大孝」和「大願」著稱,被尊稱為「大願地藏菩薩」,與觀世音菩薩(大悲)、文殊菩薩(大智)、普賢菩薩(大行)並列為漢傳佛教「悲智願行」四大菩薩之一。
聖號寓意:大地與秘藏
地藏菩薩,梵語Ksitigarbha。《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是這麼描述祂的:「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
意思是說,大地承載萬物,孕育一切生命,比喻世間一切自利利他的功德善法,都依地藏菩薩而存在。祂就像大地一樣,含藏種種功德及一切妙法,負載一切眾生,助眾生從痛苦的此岸到光明極樂的彼岸。
地藏菩薩現出家相
一般佛教寺院供奉的地藏菩薩,造型都很有特色,不同於其他菩薩是以天衣寶冠、瓔珞裝飾的相貌示現,地藏菩薩大多是光頭或頭戴毘盧冠、身披袈裟的出家僧人相,一手持錫杖,一手持蓮花,或是持幡幢、寶珠等。
據《地藏菩薩儀軌》及《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記載,地藏菩薩在五濁惡世(註)濟度眾生,為了讓眾生深信因果、皈依三寶,故現出家僧人相。
註:五濁惡世是指五種不清淨的煩惱世界。1.命濁:眾生多作惡業,致壽命極短。2.煩惱濁:眾生充滿貪瞋癡的煩惱。3.劫濁:世代危厄,飢餓、疾病、戰爭不止。4.眾生濁:眾生不信因果、不持戒修行。5.見濁:末法當道,邪說橫行。
地藏菩薩早已成佛
《占察善惡業報經》記載,地藏菩薩自無量無邊劫以來的修行,早已功德圓滿具足,成就了佛的果位。
但因祂發願要度盡一切眾生,所以隱其真實功德,以本願力和自在神通,始終以菩薩身說法、救度眾生。故《楞伽經》云:「有大悲菩薩,永不成佛。」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也記載,地藏菩薩功德究竟圓滿,與佛相齊,自無量劫以來便發願,要在穢惡世界度眾。越穢惡的世界,祂越要去;越苦惱的眾生,祂越要度。如同觀世音菩薩一般,地藏菩薩在十方世界亦現種種身,說種種法,令眾生離種種困苦,所求皆得滿足。
大孝和大願的傳奇故事
《地藏菩薩本願經》多次記載了地藏菩薩在過去世如何救母,以及祂的宏願:
1. 婆羅門女散盡家財,布施救母
地藏菩薩在過去無量劫前,曾是婆羅門女,她的母親因行邪道,死後墮入地獄道。婆羅門女知道母親必遭果報,於是變賣家產,為母親布施佛寺祈福。她掛心母親的處境,悲痛時聽到一個聲音告訴她,要她一心稱念「覺華定自在王如來」聖號,與佛相應。婆羅門女恭敬誠心的念佛直到入定,在定中,她來到了地獄,鬼王「無毒」告訴她,因為她布施供養佛寺,母親已脫離地獄,往生天道。婆羅門女便在佛像前立下誓願,要度脫罪苦的眾生。
2. 光目孝女救母
又在過去無量劫前,地藏菩薩曾是名叫光目的孝女。光目女的母親生前喜歡吃魚子,造了殺生業。光目女知道母親往生後一定會墮入地獄,於是請一位阿羅漢入定觀看,母親果然在地獄受苦。為了讓母親不再受苦,光目女誠心恭敬的布施供養。後來母親轉世成為光目女家中的奴婢之子,出生未滿三天便告知光目,自己是蒙光目救度,才能再輪迴為人,但因前世造太多惡業,只能活到十三歲。於是光目立誓,要救拔未來一切罪苦眾生,而光目之母也終得捨離苦報。
3. 長者子的誓願
又在過去久遠劫前,地藏菩薩曾是大長者子(註)。當時有佛名「師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長者子見佛相莊嚴,心生恭敬,便請佛開示:「要怎麼做,才能有祢這樣的莊嚴相?」佛回答:「應當久遠救度一切苦惱眾生。」於是長者子立下大願:「自今日起,盡未來劫,都要度脫一切苦惱眾生解脫苦海,然後自己才成就佛果。」
註:意為大長者之子。「大」是讚歎詞,表示尊貴、偉大。「長者」指德高望重、受人敬重的人。大長者子,就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大人物的兒子。
4. 二王共同發願
又在過去無量劫前,有佛名「一切智成就如來」,祂在出家前,是一個小國國王,與鄰國國王是好朋友,兩人都非常慈悲,為救度造惡眾生曾共同發願,小國國王發願:「願能早成佛道,成佛後要度化所有罪苦眾生。」鄰國國王發願:「如果不先度盡罪苦眾生,讓眾生皆成就菩提,自己絕不成佛。」
發願先成佛道的小國國王,就是「一切智成就如來」,而發願最後成佛的鄰國國王,便是地藏菩薩。
怎麼做,才是大孝?
地藏菩薩重視孝道,勸說世人修行布施,功德不但要迴向往生的祖先,幫助祖先解脫痛苦,也要迴向給在世的父母,願父母健康平安。
那要如何修行迴向,才是最有效、又最孝順父母呢?
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開示:「人體有十個脈輪,其中的名色脈輪,是我們生命最初形成的地方,這裡不但承受了今生與累世父母的遺傳基因,也承受了他們的業力,所以禪定專注名色脈輪時,不但要感恩今生與累世的父母,還要以我們修行的功德迴向度化他們,這才是真正的盡孝。」
禪師說:「禪定時,一心相應名色,觀想自己就在母親懷胎時的肚子裡。在這裡,母親給我養分,讓我成長。她懷胎十月的辛苦和痛苦,我們要感恩、要懺悔,要立下菩提心願:『如果我今生能成就,一定先度化父母到佛國淨土。』要這樣一心相應名色,直到名色放光,讓佛光度盡父母的業力。這是為人兒女回報父母的最好方法。」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真實義
地藏菩薩曾發下宏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一般以為,十方世界、百千萬劫,有數不盡的無量地獄,有可能會空嗎?
悟覺妙天禪師開示:「不管是地獄,還是眾生,其實都在我們自身體內,不在身外。因此,如果不能把自己生理上的眾生(每個細胞)都度盡,不能把心裡的煩惱(自心地獄)都空掉,絕對不可能成佛。
那要怎麼做,才能度盡自身眾生、讓自心地獄盡空呢?就是在禪定中,專注體內十脈輪,讓每個細胞都依脈輪的運轉而得到清淨,進而大放光明,這就是眾生度盡。
而真正的地獄,是指我們心中的煩惱和痛苦,並不是一般所謂的地獄。如果心中的煩惱痛苦不除,自心地獄不空,怎麼可能成佛?
所以,真正要修行成就,除了要度盡自身眾生的業,還要度盡心中煩惱痛苦的業;讓身心都得到清淨,沒有業障和靈障,也沒有違背戒律,如此修行就會容易得多。」
悟覺妙天禪師對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誓願,提出了以上最究竟的解釋。
《地藏菩薩本願經》是用來超度的?
《地藏菩薩本願經》把地藏菩薩的本願功德及本生誓願,記載得十分生動詳盡,尤其強調祂不可思議的大願力。
釋迦牟尼佛成佛後,曾用佛眼觀母親摩耶夫人,發現她在忉利天宮享受天福,但並沒有真正解脫苦惱和生死,還不究竟,所以佛決定要助母親成佛,便前往為母親及切利天的所有靈性講《地藏菩薩本願經》。佛讚揚了地藏菩薩的宏大誓願,並一一解說祂在因地修行的種種因緣。
悟覺妙天禪師開示:「《地藏菩薩本願經》是一部孝經,但現在因為許多靈骨塔都供奉地藏菩薩,人們就以為是地藏菩薩在超度靈性,完全誤會了《地藏菩薩本願經》的原意。」
其實,佛陀的本意是希望眾生能學習地藏菩薩的孝道精神,以自己的修行功德迴向父母,幫助他們成佛,而不是單純的以《地藏菩薩本願經》來辦超度法會。
菩薩大願 修行心法
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宏願,並非是遙不可及的承諾,而是指引我們向內修行的方向。
真正的地獄,是我們內心的煩惱與業障。真正的眾生,是我們體內無量無邊的細胞。那要如何盡空地獄、度盡眾生呢?唯有透過禪定,在定中接受佛菩薩的佛光加被,淨化體內每個細胞眾生的業力,同時也盡除內心的煩惱地獄,如此才能真正把自己的身心成就為一方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