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無常宣判 你的心回家了嗎?

當無常宣判 你的心回家了嗎?

Editors choice

文/吳德強(中山醫院腸胃肝膽科主治醫師)、趙詠珍(專欄作家)

前陣子,有位36歲藝人小鬼黃鴻昇在洗澡時,衝出浴室外死亡,被法醫證實是主動脈剝離造成血管阻塞;此病通常好發於40至60歲的中年人,很難透過檢查發現,附著在心臟上的主動脈硬生生脫離,有如剝橘子皮,造成器官缺氧壞死,超過50%的人一發作即死亡。

經法醫解剖分析,可能是洗澡時造成脫水,導致血流緩慢,氧氣輸送不足,引發缺氧,造成主動脈剝離致死。所以洗澡前後,務必要補充水分。

一般心肌梗塞的患者,最初會出現左小指麻痺,接著伴隨胸痛,並牽延到肩膀和後背。法醫提及,原本在2008年內定要接任內政部長、卻在爬山時猝逝的廖風德,也是因大量流汗導致脫水,引發缺氧而死亡。

主動脈剝離是因主動脈血管內膜有小型的撕裂處,當主動脈的血液經過內膜撕裂處時,會從真腔原本的流動之處,進入主動脈壁受傷後產生的假腔(因結構受傷而產生的夾層);此時,主動脈送至各器官的血流必受影響,畢竟血液都流到錯誤的位置。在這種情況下,大腦、脊椎、腎臟、腸、雙腳等,就接收不到主動脈送來的血液,因而產生缺血性症狀。

心血管疾病是人類頭號殺手

一般會造成主動脈剝離的危險因素,包括沒有控制的高血壓、動脈粥狀硬化、主動脈瓣膜缺陷、主動脈窄縮、某些遺傳性疾病、高強度重量訓練(如舉重)造成主動脈血壓上升太快、使用古柯鹼(可卡因)讓血壓突然變高等。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心血管疾病是全球人類的頭號殺手,每年約造成1790萬人死亡,占總死亡人數31%。另根據衛生福利部2018年死因統計,心臟病是國人死亡的第二號殺手,造成2萬1569人死亡,平均每24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

由於主動脈血管管徑縮小,導致組織血流量減少,使血管壓力增加,以致心臟和其他器官因為氧氣提供減少,而可能導致緩慢惡化或立即死亡。真正的解決方法是淨化血管,並提供血管需要的營養,及改變錯誤的生活習慣,例如抽煙,對心血管非常不好,美國每年約有40萬人死於抽煙。

此外,最好能不攝取肉類,以蔬果素食作為營養攝取的來源。美國心臟協會表示,只要吃得健康,加上適度運動,便可使心臟病的死亡人數減少1/3。

依美國心血管疾病研究中心(Framing Heart Study)在南加州的調查報告指出,吃得愈素,得到心臟病的機率就愈小;1938年到1942年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因為缺乏動物性油脂,而使心臟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驚人下降,就是很好的證明。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ClosePlease login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