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入心 做個歡喜菩薩

說話入心 做個歡喜菩薩

人與人的互動,經常都是透過語言交流,話說得好,能為雙方感情增溫;說得不好,則可能引發衝突爭吵。讀懂對方的心,讓自己時時保持正念,才能讓彼此的溝通產生正向循環的力量。

文/陳羿緻
攝影/顏志倫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連結,不論私人情感交流,或是公事往來,大多是透過語言交流;因此,若能把話說得漂亮、圓滿,說進對方心坎裡,通常對人際關係會產生直接而正面的影響。

然而,讓人意外的是,如果只是口才好,上台可以侃侃而談,能將事情來龍去脈表達得有條不紊,並不表示人際關係就一定比上台會怯場的人好。為什麼呢?關鍵在於,話說得多、說得有條有理,不代表就能打動對方的心;而人與人的關係深淺,主要在於心與心之間的緊密程度,唯有說出口的話能夠進入對方心中,對方的心受到感動,彼此才會產生更深的情誼連結。

讀懂對方的心 調適自我 建立正向連結

如何說話才能讓話進入對方心坎?嘉義市陽明醫院臨床心理師陳穎彥表示,當人們接收到外來訊息刺激時,會產生相對應的情緒與行為,譬如一個害怕蟑螂的人,如果突然看到蟑螂飛過來,肯定會嚇一跳,這時產生的情緒反應可能是感覺害怕,而衍生的行為則是趕快跑開。

類似這樣的外來刺激源,有時也可能是一句話或一個舉動,因此任何話語,都會讓聽的人產生不同的情緒與行為反應。陳穎彥進一步說明,人與人的關係有遠近不同層次,若雙方互動僅限於一般性的社交問候,屬於外在行為,心裡不會產生深刻感動,但可以維持基本的友善關係;若希望關係更近些,就必須觸及心理層面的互動,像是在地緣、血緣上能夠產生連結,就會引起初步共鳴。舉例來說,若對方目前在嘉義工作,剛好聊到自己的老家也在嘉義,或得知彼此曾經就讀同一所學校,關係也會馬上拉近。

但若希望再進入更深層的連結,就需要某個契機讓雙方心門更開,話語可能也需更具特定性;例如,若對方正因為某個狀況而痛苦,你也剛好曾經歷類似的遭遇,此時你不僅耐心地聽他傾訴,同時相當貼心,主動提供一些對他極有幫助的意見,就很有機會從淺層交情進展為交情深厚的好友。

由此可以得知,若所說的話能觸動對方的心,關係可能就會產生微妙變化,像是身邊同事,當前私下交情可能是一般同事、朋友、或知己等不同層次的關係,但關係是可以改變的,當遇到一些事件(外在刺激源),處理過程因為不同模式的互動、應對後,雙方交情可能就會產生不同的變化。

心理狀態若希望從一般交情發展成為知己關係,有什麼可以參考的建議嗎?陳穎彥分享,因為每個人的意識(心理狀態)、個性不同,所以針對不同的人,需要用不同的方式對話,才能引起對方共鳴或避免紛爭,產生較深的正面連結。

舉個簡單的例子,當A稱讚B說:「你好帥!」如果B是充滿自信的人,可能會覺得開心或維持平常心,因為在B的認知裡,A只是陳述事實;但如果B是一個極度缺乏自信的人,同樣一句話,他聽了可能反而會非常不開心,因為覺得A在嘲諷他。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ClosePlease login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