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吉隆振興農村 推動廢校重生

蔡吉隆振興農村 推動廢校重生

文/陳羿緻
攝影/吳士正

今(2024)年母親節假期,在嘉義縣布袋鎮菜舖里的正義國小校園裡,菜舖社區發展協會策劃了一場溫馨活動,除了有音樂會及在地小農的果菜小舖市集,他們還為一位百歲阿嬤翁兜舉辦了畫展。

特別的是,正義國小在平日週一到週五的上學時段,看不到小學生的身影,卻有一群7、80歲的長輩,有時埋頭認真寫作業,有時在老師帶領下做伸展運動,時而到園圃照看蔬菜,這是原已廢校30多年的正義國小在2019年重新啟用後的嶄新風貌。

今年100歲的翁兜阿嬤,是到正義國小上課的其中一位長輩;該校透過「農村再生計畫」重生後,轉為社區阿公阿嬤的長照關懷據點,並結合綠飲食、綠療育、綠陪伴及綠場域的綠色照顧計畫,讓長輩們有舒適的場地可以上課、共餐,其幕後推手正是18年前的返鄉青農、現任布袋鎮菜舖社區發展協會的理事長蔡吉隆。

返鄉進產銷班 推動安全農業

原本在高雄從事資訊業的蔡吉隆,2006年為了照顧媽媽,回到故鄉菜舖,開始他的務農人生。返鄉第2年,他進入產銷班,並擔任班長,當年36歲的他,是在地最年輕的農夫,他一方面吸收長輩耕種的豐富經驗,一方面將安全農業的觀念帶進產銷班。那時,大多數農友都沒有安全用藥的觀念,是他帶著老農們轉型安全農業。而為了申請產銷履歷及吉園圃認證,他自願在操忙自家農事之餘外,抽空幫忙不諳電腦作業的長輩們處理文書行政工作。

安全農業的推廣與執行,雖然要額外付出許多心力,但這不僅對整體大環境友善,拿到認證後,蔬果在市場上的拍賣價格也會相對提高,所以最初只有他帶頭的菜舖社區產銷班申請認證,後來帶動了布袋地區其他產銷班,大家都改為安全農業。

不過,青農返鄉發展並不容易,有人在遇到瓶頸後,又離鄉回到都市工作。正義國小廢校後,許多以前由阿公阿嬤帶的孩子,因為可以就讀的學校距離變遠了,阿公阿嬤無法再接送上下學,爸媽只好接回都市自己帶,使得菜舖社區的人口外流更加嚴重。

這裡的年輕人大多到外地謀生,許多長輩被迫獨居,乏人照料。而廢棄校園逐漸成為雜草蔓生的廢墟,淪為治安死角,甚至被謠傳是鬼屋,連社區居民都不敢走進校園。這讓畢業於正義國小的蔡吉隆格外感傷。

蔡吉隆認為,如果再任由正義國小繼續荒棄,可能會導致社區加速衰敗;相反地,如果能凝聚社區共識,讓位於菜舖地理位置中心的正義國小重新活化運用,與社區鄉親及其他青農一起努力,就有希望振興農村。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Please login to bookmarkClose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

您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