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詹珮蓉
你也是青貧族、窮忙世代嗎?許多人夢想財務自由,卻因缺乏正確的理財觀念而被負債追著跑。根據yes123求職網調查指出,39歲(含)以下的勞工將每月收入扣除支出後,有39.2%的人會出現財務赤字,37.4%收支平衡,僅23.4%是收入大於支出。
如何避免債務影響身心健康?慧思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副總陳燕慧指出,理性消費、養成有紀律的理財習慣,能降低負債的發生機率,萬一發生財務危機,也要理性處理,建議尋求專業協助,切勿聽信坊間宣傳,以免負擔高額的手續費。
不少新鮮人尚未踏入職場,一畢業就背上學貸,再加上如果未做好消費能力評估,每月消費超支,財務出現赤字的情形就愈來愈嚴重。依據yes123求職網調查,青年勞工負債的主因排序依序為學貸(46.6%)、一般信用貸款(42.7%)、卡債(36.6%)、車貸(23.5%)、替家人親友背債(22.3%)、房貸(20.2%)、投資失利(16.6%)、創業失敗(13.8%)。
談到負債,很多人都會思考是先理債,還是先理財?陳燕慧指出,理債包含在理財的範疇內。理財是指管理一生的現金流(工作收入+理財收入)及支出(生活支出+理財支出),透過理財規劃,平衡現金流量的缺口,以累積財富。
至於理財範圍,則包含以下4種綜合管理及規劃:(1)金錢收入、支出、儲蓄。(2)財富的資產、負債管理。(3)相對應的風險管理,如保險、信託等。(4)稅務規劃
分析好債與壞債
陳燕慧表示,理想的理財狀況是每月都要儲蓄,累積各期儲蓄後成為資產,之後就能用於投資規劃,產生未來效益,比如投資股票賺取股息,或購買房地產收取租金等。若負債過高,無法償還債務時,就表示沒做好理財,此時會進入理債焦慮和危機處理。
避免產生債務的第一步,是即使產生負債,也要在可支付的範圍內,也就是合理債務,例如每月的房貸不超過收入的35%,以免造成壓力。
一般而言,債務有好債與壞債之分,若屬於可以負擔,長期下來能改善生活、增加資產的債務,稱為好債。壞債則是會導致財務狀況惡化的債務,比如借錢購買快速貶值或消費目的的商品,或是娛樂性消費、購買包包、衣服等。
陳燕慧表示,在財務管理領域,債務可分為長期債務及短期債務,若需償還1年以上的債務,屬於長期債務,如房貸;若1年內可償還的債務,如信用卡分期付款,則是短期債務;可依償還期限進行理財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