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當下 贏在未來

專注當下 贏在未來

特約撰述 / 許郁莉    AI圖片生成 / 江玉涵

對現代人來說,「吃飯配手機」,早就見怪不怪。

一向以社會觀察家自居的T,有一天和兩位同事一起到餐廳用餐,鄰桌是一對年輕夫妻帶著兩個稚齡兒女,兩個大人在滑手機,兩個小孩則在滑平板,偶爾會聽到媽媽提醒孩子:「該吃一口了。」顯然桌上美食的魅力,比不上4人手上的3C手機和平板。

一位鄰桌客人看了,好心勸告那位媽媽:「吃飯配3C,不利身心健康,妳應該放下手機,好好陪孩子吃飯。」

但這位媽媽卻理直氣壯地說:「我允許孩子玩平板,是為了讓他們閉嘴,維護你們的用餐品質。難道你願意一邊吃飯,一邊配著小孩的吵鬧聲嗎?」

T在一旁看了不禁感嘆,在面對好用的「3C保母」時,道德勸說、專家意見、甚至科學證據,根本無用武之地。

同事之一育有二子,卻心有戚戚焉:「我能理解那位媽媽的矛盾心理,如果我的孩子不耐久坐而吵鬧,我也會拿手機或平板來安撫他們,也是為自己爭取短暫的喘息空間。我知道這麼做是『飲鴆止渴』,但我也很無奈啊!」

另一位同事則不以為然:「大人吃飯配手機,小孩看了自然會有樣學樣。早上一起床就滑、聽演講也滑、工作開會也會偷滑、走路時一邊走一邊滑、獨處時更要滑,就連睡前也要滑一下才甘願睡覺。」T聽了,點頭如搗蒜。

同事接著又說:「我曾看過一則新聞,有家餐廳在每張餐桌上都貼了維妙維肖的3D菜單,有客人因為一邊吃飯一邊滑手機,夾菜時,竟不自覺用筷子去夾3D菜單上香菇雞湯的香菇!轉過眼神一看,才發現夾的是菜單上的圖片,怪不得夾不起來,你說好笑不?」

T說:「當事人該不會怪罪3D菜單的圖片太逼真,而不是自己吃飯滑手機才出錯吧?」

人腦天生需要專注

現代人正處於有史以來最容易分心的時代,「一心多用」已成為大多數人的日常,除了最普遍的吃飯配3C,還有一邊工作一邊聊天、一邊跑步一邊聽音樂、一邊開會一邊回訊息、一邊寫報告一邊吃零嘴…等,不勝枚舉。這些習慣導致現代人越來越難專注於3C以外的事物,遑論要「活在當下」。

現代科學已經證實,人類的大腦結構,注定無法同時完成多項工作,只有電腦才能同時進行多工處理,人類天生就需要專注。

筆者曾看過一則故事,一個商人在事業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他請教了多位專業人士,希望能得到解方,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商人仍舊一籌莫展。滿心鬱悶之際,他決定去造訪一位德高望重的禪師。

這位禪師帶他到一間靜室,耐心聽他訴說自己的苦惱與困境,包括對往事的追悔,以及對未來的擔憂。就在商人意志消沉、大吐苦水的時候,禪師突然不著邊際地問了一句:「你吃過午餐了嗎?」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Please login to bookmark Close
分享給更多朋友:

您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