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五祖提多迦尊者:通達本心法 無法無非法
付法給彌遮迦尊者後,提多迦尊者口誦一偈:「通達本心法,無法無非法。悟了同未悟,無心亦無法。」這首傳法偈意旨深遠,意思是說,通達真如本心的妙法,是肉眼看不見的無相法,是真正的佛法。
文殊菩薩 智慧之光,照破無明
文殊師利,是梵語Manjushri的音譯,在漢傳佛教的經典中,或稱為曼殊室利,簡稱文殊,意為妙德、妙首、妙吉祥等。文殊菩薩雖現菩薩身,實則在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皆已成佛,如過去世號為「龍種上尊王如來」,現在世為「歡喜藏摩尼寶積佛」,未來世則號「普現佛」。以是之故,文殊菩薩又被稱為「三世覺母」。
媽祖 慈航普度 庇佑千年的海洋女神
媽祖象徵的「海洋」,既是航行者面對的驚濤駭浪,也是人生中的波折起伏與變幻無常。佛教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寂靜涅槃」告訴我們,人生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無常,世間的一切,到最後都是一場空,唯一不空的,就是我們的本心自性,只有保持清淨本心,一佛住心,凡事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才能超越恐懼與執著。
准提菩薩 清淨本心,如意自在
以禪宗的修行觀,准提菩薩並非一般世俗認知的「神祇」,而是眾生本具清淨自性的象徵,如六祖慧能大師所言「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這個無染如明珠般的自性,人人本自具足,當修行人明心見性時,即是親證准提境界。
釋迦牟尼佛之子羅睺羅尊者:慈心能忍 密行第一
羅睺羅尊者是釋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之一,他的身分背景十分特別,是世尊離家訪道前,與耶輸陀羅公主所生的兒子。相傳於西元前6世紀至前5世紀時,誕生於古印度迦毗羅衛城。世尊證道後,羅睺羅也出家跟隨修行,是僧團中第一位小沙彌,日後以其慈心能忍,不犯禁戒,又能精進修道,在世尊的弟子當中,被稱為「密行第一」。
禪宗四祖優波毱多尊者:有法有本心 非心非本法
禪宗四祖優波毱多尊者是印度吒利國人,17歲時得遇禪宗三祖商那和修尊者,蒙其教化並付囑大法,日後廣揚禪法時,教化無數修行人證果。毱多尊者的故事,在《賢愚經》中,有許多發人省思的生動紀載。
禪宗三祖商那和修尊者:非法亦非心 無心亦無法
禪宗三祖商那和修尊者是印度摩突羅國人,姓毘舍多,父親是林勝,母親名嬌奢耶。商那尊者生平的相關記載不多,但相當具有傳奇色彩。相傳祂在母胎內6年才出世,誕生時出現許多祥瑞異象。
禪宗二祖阿難尊者:本來付有法 悟了無無法
阿難尊者,人稱阿難陀,古印度迦毘羅衛國人,是釋迦牟尼佛的堂弟,出家隨侍佛陀27年。因其特別博學強記,在佛陀十大弟子中,被譽為「多聞第一」。佛陀入滅後,在王舍城第一次的經典結集會中,就是由他背誦出佛陀過去說法的一言一語,才有《阿含經》、《譬喻經》和《法句經》等最初結集的經典流傳下來。
禪宗初祖摩訶迦葉尊者:法法本來法 無法無非法
迦葉尊者這首偈語的密意是說,祂所傳的是世尊傳下來的真正佛法,這是一種無相的心法,一般人不能以肉眼得見,但毋須置疑,這就是佛陀正法,是真正的一真佛法。
禪宗第三十九代大師曹山本寂禪師:覺性圓明 本真不失
曹山本寂禪師俗姓黃,泉州莆田(今福建莆田)人,晚唐禪宗大師,師承洞山良价禪師,為禪宗五家七宗「曹洞宗」二祖。本寂禪師從小精研儒學,19歲在福建福州靈石山出家,25歲受具足戒,後至江西參謁洞山良价禪師,隨侍在洞山禪師身邊修行數年,終獲洞山禪師密付心印。
禪宗第三十八代大師洞山良价禪師:心心不觸物 步步無處所
洞山良价禪師是禪宗五家七宗「曹洞宗」的開山祖師,座下有曹山本寂、雲居道膺、龍牙居遁、華嚴休靜和青林師虔等多位知名弟子,其中以曹山本寂最富盛名。曹洞宗的宗名由來,是源自洞山良价禪師的「洞」,和曹山本寂禪師的「曹」,原本應名為洞曹宗,但因曹洞宗的讀音更為響亮順暢,後人便習慣稱為「曹洞宗」。
禪宗第三十七代大師雲巖曇晟禪師:通身手眼 永劫不失
雲巖曇晟禪師,唐代禪宗大師。年少出家,初參百丈懷海禪師,追隨修行20年,但始終因緣不足,未能契悟玄旨。爾後又依止藥山惟儼禪師,於藥山禪師言下契會,終得其心傳,嗣其法。得道後大舉弘揚禪法,世稱雲巖曇晟禪師。其後繼弟子當中,以洞山良价禪師最為知名,洞山良价及其門下弟子曹山本寂禪師,開創了禪宗五家七宗中知名的「曹洞宗」一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