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濃憨兒窯手作工房 曾炎輝奉獻愛心30年 教憨兒作陶

美濃憨兒窯手作工房 曾炎輝奉獻愛心30年 教憨兒作陶

在高雄美濃的客家小鎮上,有一間特別溫馨、專門照顧慢飛兒的小作所「美濃憨兒窯手作工房」(以下簡稱憨兒窯),創辦人是前旗山國中特教班老師曾炎輝。憨兒窯有20名學員,平日早上跟著曾炎輝學習捏陶或拉坏,下午則安排課程教他們寫字、畫畫、唱歌、吹陶笛、做手工皂等文康活動。

Read more
鄭博仁「想辦法」做愛心 為教養院募款

鄭博仁「想辦法」做愛心 為教養院募款

2024年歲末年終,台中市民廣場有一場溫馨歡樂的市集,匯集了80多個攤位共襄盛舉,這是為了協助惠明視障者教養院籌措經費的公益市集,這次義賣善款高達183萬餘元,創下歷年之最。市集至今已連續舉辦7屆,由臺中市想辦法愛心公益協會透過網路平台發起舉辦,大部分的攤主彼此並不相識,全因一份愛心而聚集現場,當天義賣所得,由攤主親自送到惠明教養院的攤位捐贈。

Read more
劉志枰愛心捐贈數百萬 助單親媽媽創業

劉志枰愛心捐贈數百萬 助單親媽媽創業

臺灣愛的萌芽福利協會理事長劉志枰10多年來,長期從事志工服務,新冠疫情期間,他看到許多人在生活和工作上受到嚴重衝擊,尤其很多弱勢家庭經濟陷入困境,更是雪上加霜,亟需社會關懷和幫助,當時他就拿出自己投資獲利的大筆款項做公益,採購大量物資,陸續捐贈給獨居長者、街友和清寒家庭等,公益善款高達數百萬元。

Read more
台灣善種子義工團吳鎧廷 幫弱勢重建家園

台灣善種子義工團吳鎧廷 幫弱勢重建家園

「我們蓋的不只是房屋,更是許多人的希望、重生與未來!」台灣善種子義工團理事吳鎧廷雙眼發亮地說,義工團募集愛心善款,號召志同道合的朋友,利用週休假日出團,為台灣偏鄉弱勢族群免費修建房屋,希望協助這些生活困苦的家庭,能有一個能夠遮風避雨、安身立命的家。

Read more
陳建宏、莊淑芳為偏鄉孩童手作漢堡

陳建宏、莊淑芳為偏鄉孩童手作漢堡

由陳建宏和莊淑芳帶隊的非典型義工團,每年都會安排上山兩次,為偏鄉孩子免費做漢堡,即使前兩年受到新冠疫情嚴重衝擊,早餐店生意一落千丈,生計大受影響,每個月入不敷出,他們還是咬緊牙關撐了下來,公益漢堡活動也未曾中斷。

Read more
疫後物價大漲 打擊逆境家庭與孤困兒童

疫後物價大漲 打擊逆境家庭與孤困兒童

在兒盟照顧的逆境家庭中,飲食不穩定或營養不均是最大的問題,比例高達35%;托育教育相關的困境,也超過3成;醫療需求或健康問題,比例接近3成;此外,還有23%弱勢家庭孩子的居住環境品質堪憂。兒盟收入約1/3來自政府委託案,2/3來自捐款,近年由於很多企業自行設立慈善或公益基金會,捐款明顯減少,更加仰賴民眾善心。

Read more
李晟韋17歲打造食物銀行

李晟韋17歲打造食物銀行

基隆有個特別的社福單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薄荷關懷協會,它除了是基隆當地唯一的全國性「食物銀行」民間組織,創辦人李晟韋初創協會時,只是一名17歲的學生,在沒有政府和企業的資助下,憑藉一股愛心與毅力,跑遍各地尋求資源,成立了薄荷關懷協會,最終目標是希望讓全台不再有受飢餓之苦的群眾,人人都能享有基本的溫飽。

Read more
「大米缸」深耕食農教育 打造公益糧倉

「大米缸」深耕食農教育 打造公益糧倉

緣於想幫助友善小農及弱勢族群的理念,2018年,兩位創辦人發起了大米缸計畫,除了運用本有的行銷企劃專長,輔導小農產品包裝設計及網路行銷,也邀請自己廣告公司的客戶及社會大眾,支持認購小農生產的有機、友善稻米,並提撥部分米糧做公益,由大米缸代為捐贈給資源較少的地方型社福機構。

Read more
翁俊生贊助待用餐 物資濟弱勢

翁俊生贊助待用餐 物資濟弱勢

台北市信義區有一家汽車美容名店相當特別,門口掛了一塊鮮明招牌,上面寫著「信義區三兩事/待用餐」,原來這是老闆翁俊生發起的愛心公益善舉,如果有人突逢變故,一時三餐不繼,只要有需求,都可以到店裡拿他的名片,到附近配合的小吃店,以一張名片換取一份餐點,等到月中或月底,翁俊生再與小吃店結清款項。

Read more
孫士姍、范曦優化老人送餐服務

孫士姍、范曦優化老人送餐服務

孫士姍決定要創立銀色大門,但她並非想取代其他社福團體的老人送餐服務,而是希望能導入科技技術,一方面優化送餐服務過程,一方面也更貼心地照顧長輩。透過科技技術的開發整合,串連更多資源,提供完善的老人送餐服務。

Read more
佛心月嫂林月霞 愛心便當濟街友

佛心月嫂林月霞 愛心便當濟街友

每天要費心製作數量龐大、色香味具全的便當,林月霞並不是為了做生意,而是義務為街友準備的。她製作便當供餐的初衷,單純只是希望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讓街友可以每天至少享有一餐溫飽。每晚7點多林月霞就緊忙和1、2位小幫手,騎車到新北市板橋北門的福德宮和板橋火車站西門出口,將數十個熱騰騰的便當分送到街友手中。

Read more
前導演馬豪 義助弱勢修建老屋

前導演馬豪 義助弱勢修建老屋

馬豪遂成立「雨後彩虹希望之家」團隊,他希望能竭盡所能地協助更多北台灣地區需要修繕家屋的弱勢家庭,讓他們能有一處安全、可以舒適生活的居住空間。馬豪稱夥伴們為「彩虹戰士」,因為他們為了幫助弱勢,總會想盡辦法克服一切困難,「彩虹總是出現在大雨過後的天空,象徵光明與希望的到來!」他說。

Read more